意和大隋議和止戰,共享太平。” 而在幽、燕之地,宇文化及和燕慶等人,急於取勝楊林,卻是接連受挫,兩人害了怕,再也不敢貿然出擊,只能繼續讓羅藝取楊林營前,再去討敵罵戰,楊林依然充耳不聞,免戰高懸。這讓宇文化及和燕慶頭疼不已,卻又無計可施。 沙缽略可汗最近卻也煩心事不少。先是汗王府竟然進入了強人,不但丟失了財物,還劫走了羅藝的夫人秦氏,將千金公主,自己的妻子,也捆了個結結實實,到了中午才發現,將其解救。沙缽略全城戒嚴搜捕,也是毫無收穫,氣得他直罵手下無能。 更讓他惱火的是宇文化及和燕慶,攛掇著自己發兵攻打大隋朝,雖然開始小有收穫,現在兩人率領十來萬人馬,駐紮在燕州,和靠山王楊林對峙,一個多月了,毫無進展,那麼多人馬,耗在那裡,糧草供應,三軍用度,開支增加,簡直有些捉襟見肘,難以為繼,手下官員對此頗有微詞,還有其他部落首領,也是人心惶惶,軍心浮動。 沙缽略一怒之下,自己帶了一部分人馬,親自趕來燕州,先是嚴詞申斥了宇文化及等人,然後派人聯合高保寧,打算兩路人馬,一起向靠山王楊林發起總攻。 眼看就要一個月了,楊林知道沙缽略必然沉不住氣了,必定組織人馬,大舉來攻,此時自己兵力不足,難以抗衡,心裡也開始著急起來,為什麼李淵的援軍還沒有趕到呢? 正在楊林著急上火的時候,有人來報,大將軍李淵,率領人馬,已經馬上來到大營。楊林聽後十分高興,親自率人出營迎接。 李淵一見靠山王親自迎接,連忙翻身下馬,和張須陀等人一起,來到楊林馬前參拜。楊林下馬,雙手相攙,說道,“叔德來的太及時啦,這下我們可以和沙缽略決一死戰,大敗突厥兵啦。” 正是:更羸巧射驚弓鳥,長孫一箭射雙鵰。 驚醒達頭可汗王,罷戰議和立功勞。喜歡一字並肩王楊林()一字並肩王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