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好,鋼弩的拉距確實增加,威力也不錯,但兩組戰士測完都表示喜歡崔力的設計。

原因很簡單,鋼弩更重,而崔力的配件只需要在雨天安裝,平時不會增加他們作戰時的負重。

最後,全新的弩被製作出來的時候,乞力拿起來的那一刻就愛不釋手。

這一次的弩臂依然是有韌性的木頭,但木頭本身從上漆,變成了木蠟油寖泡的結果,弓體本身油光鋥亮。弓弦是羊腸加絲線,韌性十足,標配三根,外加兩個雨天專用弓弦。

這一次的材質和做工都遠超以前,原因有三點:

第一,這些年他們一直在儲存和陰乾最好的木頭。

第二,木蠟油因為造船工業的需要在大批次生產。

第三,他們從大漢採購了絲綢,絲線和羊腸攪和而成的弓弦,韌性十足,彈力更好。

而且,這一次輕騎兵的盔甲也做了改變,整體依然是皮甲但關鍵部位加裝了薄鐵皮,例如胸口,護肩,護臂,護膝和大小腿甲。

薄鋼片表面衝壓成圓弧形,箭頭很難直接射穿,

唯一操蛋的是,腿部的防護是坐在皮褲上的,七月天穿上去,可以熱死人。

,!

可戰士們沒有人願意改,這群貨,自己拿回去,用錐子,自己做了皮褲上的穿孔,笑嘻嘻的給別人看。

袁華在想冬天冷不死你們。

同時,袁華找到大匠師們,再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海戰的弩機不用考慮負重,可以改用重彈簧鋼臂弩,原因也很簡單,透過增加彈簧可以增加拉力。

同時海船上還可以增加兩人用希耳大搖柄,來上弩,可以追求極致射程。而且袁華這一次提出不射箭,而是發射圓形磚頭彈,因為重的圓形磚頭彈容易製造,而且對於船體的破壞超過箭頭。

換句話說,這貨要的是小型投石機,一種體積小巧的直射型小型投石機。

這確實讓大匠師們再次抓耳撓腮,想了很久。

一個月後,在八月初,第一臺鋼臂小型投石機問世,這貨居然和羅馬人弩炮原理類似,但是羅馬人用的是動物韌性材料,而不奴族乾的的是鋼鐵彈簧,力量原理上沒有極限,取決於人力搖動絞盤的力量和速度。

可袁華看到這門弩炮的時候,整個人都是震驚的,這門弩炮簡直是一個變態的產物,單個弓臂長達三米,兩個弓臂展開了達到六米,中間是五組強力彈簧,搖臂是兩個,兩個人拼了老命的搖,上彈要三十秒,小東西發射的可以是石頭彈,也可以是鐵彈。

這群貨居然知道將鐵彈燒紅放入包鐵皮的射擊槽,進行一種變態的火球攻擊。

拳頭大的鐵彈,射程高達六百米,能夠直接砸穿三公分厚的船甲板木頭,燒紅的鐵球落進甲板一旦落在易燃的物體裡面,絕對會燒起來。

他們做了測試,用一條最早已經被海水腐蝕的海船停靠在海邊不動,做為靶標。射手發射了二十輪燒紅的鐵彈,命中六次,就在所有人準備放入第二十枚鐵彈的時候,那船居然開始冒煙,然後從內部開始燃燒起來。

袁華更陰毒的讓他們設計出一種中空有細小通風孔洞的鐵彈,中間放入木炭,燃燒鐵球的時候,木炭肯定被一燃。

透過測試,滿是穿孔的鐵彈,發射出去後,鐵彈砸進木板後會變形,木炭會掉落出來,落滿敵人的船艙,燃燒起來會更加快。

缺點是,穿孔會帶來風阻,射程降低到五百米,落點也有點飄忽,但這種東西的燃燒威力更大,而且內部燃燒的木炭讓鐵球擁有更高的溫度,飛越數百米落在沙坑裡依然燒通紅。

袁華問大匠師們:“給這武器起個名字吧!”

名字亂七八糟,但最後投票,這個武器的名字擁有了一個非常熱情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