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的。”

“我聽說了你的情況,萬書記。”

“是佳林說的吧。”

佳林笑笑,表示預設。

俞大海說:“其實,我是惠市的,咱倆算是半個老鄉。”

“從今天坐在這裡談話的角度說,那是正宗的老鄉。”

大家又是哈哈大笑,辦公室裡氣氛很是融洽,就連記者也放下手中的長槍短炮,坐在一旁邊品茶邊聽大家談話。

俞大海感慨地說:“從南方到北方,我最大的感受是,咱這邊忠誠地執行黨的各項政策,但在靈活地執行政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上,主觀能動性不足,需要大力改進。萬書記在深海生活多年,嫂子還是領導幹部,想必和我有同感吧。”

“是啊,你說的問題確實存在。但是,要轉變過來,需要個過程,不是一下子就能轉變的。好在這邊的各級領導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了,正在努力改變被動的狀況。”

佳林說:“我談一下我的看法,這其實是個產業結構的問題。這裡的重工業多,國營企業多,民營企業相對南方較少,這就導致領導幹部們想問題,行政方式上,與南方的領導幹部有差異。”

俞大海說:“壞事也能變成好事。北方如果在發展民營經濟上發力的話,就能促進行政方式的轉變。原來有國營經濟,民營經濟再發力的話,經濟體量肯定要超過南方。我相信這一點。”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根據三元九運說,未來的二十年還是屬於南方的舞臺。再過二十年,北方才能迎來屬於自己的春天。”我說。

“萬書記還研究這麼高層次的學問呀,我有眼不識泰山吶。”說著,伸過手來就要和我握手。我起身,迎上前去,和他握了手。

佳林清了清嗓子說:“俞書記,萬書記,咱們這次座談,不光是拉家常吧,該切入正題了。”

俞大海朝佳林點了點頭。這時,呂主任把兩位記者請到旁邊屋裡喝茶。

佳林接著說:“在座的大多數都是黨員,原則性強,執行力強。尤其是萬勝雲老書記,還有李委員,都是德高望重的老黨員了。其他黨員都很優秀,我就不一一介紹了。這次座談,主要是關於合村並鎮的。”

佳林的話剛說到這裡,在座的人就驚奇起來,急切想知道合村並鎮是個什麼新鮮事物。我早就知道合村並鎮的一些情況了,在南方,農村的狀況比這邊要強很多,無論是人口規模,還是居住條件、經濟能力,都強,強得不是一星半點兒。

佳林接著說:“合村並鎮是省裡明年的一個重點工作。整個龍山市,只有一個試點鎮,馬家鎮。馬家鎮就一個試點村,十二里鋪村。”

在座的人都唏噓感嘆起來,你看我我看你,滿臉驚喜的神色。

佳林笑著說:“大夥兒先別急著高興,我的話還沒說完。這件事,省裡和市裡都高度重視,專門從南方大城市裡,把俞書記選拔過來,指導工作。又把有經驗、有能力的萬佳聲同志選拔出來,擔任十二里鋪的黨支部書記。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鎮黨委政府的積極推動下,這項工作一定能有聲有色地開展起來,為省裡的合村並居工作提供十二里鋪樣板。”

辦公室裡又是一番唏噓感嘆聲。佳林當鎮黨委副書記才幾天,說話就有板有眼了,我不禁多看了他一眼,深感欣慰。

“為推動這項工作的順利推展,鎮黨委政府研究決定,成立十二里鋪村合村並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是俞書記,我是副組長,也是村裡的片長。成員是村兩委全體成員。這項工作,要和受災戶的安置有機結合起來,要和村莊的空心化改造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下面,大家有什麼想法,有什麼好點子、好建議,可以暢所欲言,希望大家群策群力,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