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體內部,緩緩掃視了一圈。卻又什麼也沒說,擺擺手示意兩人退下。
林雲逸跨出院門後,樂凌空尚自杵在原地,嘴角漸漸浮起一絲冷笑,微不可聞地自言自語道:“霍凌真竟然捨得用‘通神咒’為逸兒灌頂,倒還真是個痴人!”
林莫二人各自回峰不表。
……
煉器事畢,林雲逸又在家安頓了兩天,便趕赴積薪院上任,如今修為不比往rì,不經意間也就到了目的地。
這積薪院坐落在山腳,卻是蒼雲派故址所在,原來當年宗派初創,一時無力在峰巔大興土木,便在山下興建了一處道院。又因為人手單薄,上下人等均須分擔俗務,故此創派祖師青冥真人將此道院命名為“積薪院”,取“眾人拾柴火焰高”之意,以示勉勵。此後歷經數十代先輩擴建,蒼雲派於八百年前正式奠定了七脈並立的根基,並將一干傳宗法器遷至最高的翠屏峰,從此積薪院的地位便一落千丈,並最終淪為外事弟子的起居之所。
那位卸任的執事郭雲川早已得了劍訊,正在望眼yù穿地等待繼任者,聽到稟報之後,立刻迎了出來。
林雲逸看到他白花蒼蒼,步履蹣跚的樣子,倒也不敢怠慢,搶上前去攙扶了。暗暗感應了一下他的修為,卻恰好是煉氣九層的巔峰,想來是築基失敗,毀了靈根,以致再無寸進,林雲逸心中便頗有幾分憐憫之意。
郭雲川卻是早已看開,想到就要與子孫團聚,滿臉都是笑容,迫不及待地便要向林雲逸交接清楚。
林雲逸一番盤點之後,竟發現短了幾千銀兩,看了看在一旁焦急等待的郭雲川,暗歎一聲道:“帳冊上一應物事俱全,師兄cāo勞多年,真是費心了。”
郭雲川放下心來,感激地看了他一眼,感傷道:“愚兄修行無果,愧對師長,也只能是經營這些個俗務,也好回報師門洪恩於萬一,卻是讓師弟見笑了。”
林雲逸微笑道:“師兄的功績,長輩們都是記得的,我下山之前,父親還提及師兄的不易,這裡有一瓶‘培元丹’,便是他賜給師兄後人的,師兄子孫輩中若有身具靈根之人,還望早rì送到門中修行。”
郭雲川顫抖著雙手接過藥瓶,一時間不禁老淚縱橫,哽咽道:“沒想到……沒想到凌風師伯還惦記著我這麼個不成器的師侄,回想當年聽他老人家講道之時,彷彿就在昨rì……”
直到郭雲川千恩萬謝地離去之後,林雲逸才算是輕鬆下來,斜躺在雲床上,心中想著:“窩在山中,不知世間疾苦,卻是失了本心,如何能夠成道?也難怪師長們都要下山遊歷,這趟積薪院,卻是來對了。”轉念想到垂垂老矣的郭雲川,卻是深感修真逆天行事,真是步步艱辛,一旦衝關失敗,便是前程盡毀,再也無人過問。父親又何曾想起過這個煉氣期的師侄,方才不過是他臨時起意,借花獻佛罷了。
僅僅休息了一rì,林雲逸便開始正式理事,先是召集各位管事,好生慰勉一番,又清點了人員名冊,突然見到一個熟悉的名字。詫道:“原來這蔡雲晦果然被打發到這裡來了。”再一瞧瞧他分配的任務,卻是砍樹。這蒼雲山中出產的青玄木,根根圓潤筆直,紋理細密,做成器具後典雅大方,又加之堅如鐵石,經久不腐,乃是俗世中重金難求的奇物。只可惜採伐不易,普通凡夫俗子還真是砍它不動,那蔡雲晦的定量卻是加了倍的,想必又是託他那張臭嘴的福。林雲逸沉吟一下,對一旁伺候的外事弟子吩咐道:“從今兒起,將這蔡雲晦的定量減半吧!”
積薪院dú lì門戶數百年,行事自有章法,一應俗務都有專人處理,林雲逸很快便發現自己這個執事不過是個擺設,除了偶爾籤個字畫個押,竟是無所事事,索xìng便安心修煉起來,卻發現修行速度大勝從前,不過月餘光景,就已經穩固境界,他以為這是破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