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品正聞言,神情有些尷尬。

周書宣也苦笑,“是啊,酒樓是我和品正一手建立的,而顧府連問都沒問過我,是否願意轉讓,這其中……

固然有顧府仗勢欺人的意思在裡面,其實,也有我們周家願意用我的東西去討好顧侍郎之意。

因為我們家欠了顧侍郎一個大人情,因此上,便想借助我的東西還了這人情債。”

“行了,你少說兩句吧。”顧品正終於緩過神來,瞪了周書宣一眼,“瞧你這副死出,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我顧品正欺負了你呢。

你們周家那幫不是人的東西,跟我家那幾個心思歹毒的,沒啥區別,你是他們家的人,被算計被擠兌,不也是正常?你酸什麼酸?

不過,這回好了,酒樓成了葉姨的了,誰也甭惦記了。往後咱們倆啊,就是難兄難弟,相依為命吧。”

笑罵了幾句周書宣,顧品正又帶著歉意對葉辛夷道,“葉姨,如此這麼一來,恐怕會給你帶來不小的麻煩。我……我先給你賠個禮,道一聲謝了。”

葉辛夷神色一正,淡淡地道,“這個……雖然有麻煩,可也是我自找的,你不必歉疚。

雖然顧侍郎在京城有一定的實力和勢力,但是我相信,只要咱們多為朝廷創收創利,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是不會看著咱們被人欺壓的,你說對嗎?”

一聽這話,顧品正和周書宣眼前一亮,忙不迭地點頭,“對,對對對。

葉姨你說的太對了,只要咱們能為朝廷出力,賺得金滿銀滿的,哪個敢小瞧了咱們呢?”

“既然如此,那就這麼定了。”葉辛夷眼珠一轉,笑道,“既然這酒樓保不住,那就不如送給皇帝陛下。

盈利之後,皇帝陛下吃大頭,咱們吃小頭,你們說,誰還敢跑來摘桃子?”

顧品正和周書宣終於露出了久違的開心笑容。

於是,三個人又帶著孫宏民去了一趟鎮府衙門,重新做了修改契約。

契約上重新寫明,遼州郡府溧陽鎮聚豐園大酒樓,新主人葉辛夷,感念朝廷對百姓的寬容之情,感激皇帝陛下的英明庇護百姓之恩德,特將大酒樓更名為恩義酒莊。

恩義酒莊從此以後,獲利六成,孝敬皇帝陛下和朝廷,四成為個人所有,生意稅費,由酒莊主人葉辛夷全部交付。

此協議一出,乃是大南朝獨一份兒。

協議一共分了三份,鎮府衙門備案一份兒,葉辛夷留有一份兒,顧品正和周書宣也都存了一份。

然後,由鎮府衙門鎮廳大人,也是遼陽縣縣丞張驥起草書寫公開告示,貼於各城門口,對外宣告。

至此,聚豐園大酒樓變成了葉辛夷的私人產業,掌大勺和經營者,就是趙五郎趙銘全。

為了酒莊安全起見,孫宏民派了他的手下會拳腳功夫的弟兄,一共十個人,充當跑堂小二和夥計。

當然,薪金加倍。

哎喲沃趣,這麼多的月錢,誰不:()極品婆婆有空間,我成全家頂樑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