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無須考慮約束顧忌,從心所欲。比如因果中人,無人敢多造殺孽,否則業報匪淺。但不入因果之人,便可以不管不問,不管怎麼樣的殺伐,也不會給你添一點劫數便是。但不入因果之人,一則天劫毫無徵兆,也無規律可循,渡劫時全看修為高低、心性強弱與運氣好壞,最是令人頭疼;二則修行中人,對此類人物略有偏見,甚至有以魔道視之的。”

“那這般說來,入因果的好處遠大於不入因果,為何師傅還要我考慮?”梅清有些不明白地道。

“一來,苦大師想也早看出來了,你心性之中,本少因果之念,就算你入了其中,怕也不一定有多大益處。二來麼,唉,這幾百年來,因果帶來的好處漸漸不顯,反倒是益昭其弊了。”張十三有些黯然地說道。

原來因果之說初入中土,為修行界接收後,有一段時間效果極為明顯,飛昇之人數量猛增,一時之間,修真界中歡欣鼓舞,盡皆以因果為不二法門,以為終於解決了有史以來修真界最頭疼的一個大難題回覆到了從前的水平。開始大家還心存僥倖,沒想到這種情況並未停止,依然近一步惡化。甚至近百年來。竟然再沒有一個飛昇成功的例子!

面對這種情況,各門派也紛紛猜疑。雖然沒人明說或許是因果之故,但其實大家心中,都有此疑念。

“這與因果何干?若是因果之法不佳,為何初採此法時,飛昇之人猛增?”梅清問道。

“恰是因此之故。初時因果簡單,業報不多。自然大家紛紛飛昇。只是這些人飛昇驟增,此果便要由後人承擔。反倒使後人越承擔的業果越來越重。只是此說也只是猜疑,並無實據可證。本來眾門派頗有破開因果之約束。再復舊法地意思。但是,在前朝時,卻有一個人,不入因果,攪得天下道門大亂。自此之後。各門派關門閉戶,無力多顧,也再少有人敢擇非因果之門了。”張十三目光遊離,有些意態蕭然地說道。

“哦?那人是誰?”梅清追問。

“他便是…………玄教教主張留孫。”

張留孫…………這個名字,現在梅清聽起來當真是如雷貫耳了。

以一己之力。挑動天下道門大亂,可說是道門之梟雄了。當時梅清便也想過,何以這位玄教教主如此毫無忌憚的行事。今日聽張十三的意思,其中還涉及因果是非的問題,其中怕還有些隱情。

“張留孫此人,天資之高,不作第二人想。梅清或許你也知道此人,本是出身自咱們天師教中。當時門中各位長老,對他也是期許極高。不想在方築基入道後。他便稱道:機緣在我。因果何干?堅稱修道本為適心暢意,那等畏縮約束、逃避趨讓之道。只合膽小無用的怯懦之徒,他是堅決不肯做的。因此執意不入因果,全憑自意修行。”張十三對著梅清說道。

“當時天下各派,均以因果為修行金針秘鑰,雖然當時飛昇之人已經漸少,但還不象現在這般嚴重。張留孫此言既出,門中諸位前輩俱都深為不喜。唉,現在想來,若是門中能更有遠見,為他指個好師傅悉心教導時,未嘗不會為教門放一光彩。

“當時張留孫年紀尚輕,雖然天資過人,但他非是正宗所出,為人又狂傲強硬,再加上這番不擇因果、不服人言的舉動,哪個長老願意收他?最後還是看他天資質過人,棄之可惜,便隨便給他指了個輩份頗高地長老,隨他去了。

“只是那位長老其時已近飛昇,成天閉關,準備應對天劫,根本也沒時間管他。張留孫也自了得,居然便獨自摸索,單憑個人一己之力,竟然在短短數十年內,連過兩階,在當時龍虎山年青一代中,隱隱有第一高手之譽。

“過不多久,張留孫的那個師傅飛昇歷劫未果,張留孫也不願再換門庭,居然就這麼自己一直修行了下來。其後門中改換教主,便是那張宗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