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訊關押,差點命喪黃泉。”石原動情地為大家講著他的故事。

“記得我剛進日軍司令部的門檻,軍官竟讓護兵把我押到了憲兵隊,在憲兵審訊作了筆錄後才轉到中隊。中隊長更是凶神一般罵我沒有一點軍人氣概,問我為什麼不自殺?我反駁著中隊長:‘我堅持回隊了,這不就是'軍人氣概?’”

很顯然,石原的這番講述引發了很多日本士兵的共鳴,更有甚者潸然淚下。

第九百三十二章 軍人運動會前奏

第九百三十二章軍人運動會前奏

對於年輕的日本士兵來講,之所以參加這場戰爭,完全是因為受到了軍方的蠱惑或者強迫。

當他們進入軍隊,抵達戰場,看到這悲痛的現實想要回家的時候,軍官和士官們非打即罵,直到他們“心甘情願”。

所以說新兵們的心裡非常地脆弱,等到在戰場上殺了無數的人之後,他們才會變成同士官們一樣鐵石心腸。

所幸的是在此之前,他們見到了曙光。

石原繼續講道:“我的反駁更加惹怒了黃蠍子一般的中隊長。中隊長不僅讓我當面背誦“軍人敕語”,而且挽起襖袖子,掄起皮鞭向我頭上亂抽,口裡還不斷叫罵‘你的八格牙路!八格牙路!’日子苦不堪言,我只能忍受鞭打,身上的鞭印子紅得像烙鐵烙過一樣,由紅變紫,萬般疼痛,腦子裡面迸裂著無數火星。這種體罰式的問話接連數日。”

“中隊長懷疑我是八路軍派來的諜報人員,不然怎麼可能無條件釋放,我無言以對,說也不信,乾脆死咬牙關,任憑發落吧。中隊長無奈,便下令把我轉送位於保定城的日軍軍法處。到了這個時候,我真正感到回到日軍的嚴重性。因為,進了軍法處,沒有幾個人能夠活著出來。我真的後悔當初沒有聽八路軍官兵的勸告和挽留,心痛如刀絞,淚水和著血水流。”

“我思前想後,前後對比,悟出了八路軍官兵所言確是真理,只有逃出牢籠,才能重見天日,只有到八路軍那邊去,才能成為一個真正保衛人民的軍人。於是,在押解囚犯的汽車上,我冒險脫逃,幾經周折,來到了延安聖地,真正地感受到了光明。”

石原講到這裡,已經是淚流滿面,顯然,這段記憶已經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腦海裡,永遠不會忘卻,他不由得又喊道:“同志們,現在我又回來了,而且是來延安開士兵代表大會了!”

隨著他的這一聲吶喊,更是把會議引向了**,臺下的軍民無一不歡呼著。

“八路軍萬歲!”

“**萬歲!”

或許這一幕讓一個二十一世紀的中國人來看內心並不會產生多麼大的波動,甚至覺得有些好笑。

或許更為激進的人會問一句:“**好嗎?”

這麼一個發問,如果讓那些為了國家和平統一而犧牲的烈士們聽到,內心會是多麼的心寒。

二十一世紀的國人太過於冷漠、勢利,他們的內心深處缺乏真正的愛國主義教育,記住,是真正的,而不是那種走馬觀花表演式的愛國教育。

國人的內心空虛,缺乏感動,缺乏能夠喚醒靈魂的感動。

王亮也是頗有感慨,像這樣的活動就該多舉辦一下啊,把那些即將陷入到迷途的鬼子,我呸,是日本士兵,把他們帶到光明的大道上來。

石原剛一從主席臺上下去,馬上又跳上了一個日本士兵代表,顯然這小子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分享自己的故事了。

主持人簡單地為大家介紹了下這個年輕計程車兵,名字叫市川常夫,到戰場僅7天就跑到八路軍部隊的。

市川常夫又認真地講了起來:“我的漢語不好,可能講的沒有石原君那樣精彩。我是在日軍32師團49聯隊。剛到戰場時,班長就宣傳說:‘八路軍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