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為有道行。道士魯一衝一身硬氣功出神入化。當即以劍自斫,結果劍鋒捲了刃卻皮肉不傷,被楊應龍聘為法師。

因之,在這五壩嶺人煙罕至之處竟也有了一座道觀。這道觀中只有一師一徒兩個人,香火不旺,所以除了自己種植些莊稼和蔬菜,他們還會應邀為百姓設儺壇作法,收些酬勞。

儺壇的掌壇師與道教雖然各有起源與理念核心,不能等同而論,可事實上經過千百年的發展與融合,它們早就搞的儺道不分了。許多儺壇的掌壇師就自認他們是老君教,因此道士做儺壇掌壇師也就不稀奇了。

附近的山民都知道,竹海道觀中的老道士法號塵了,至於他那小徒弟,本是一個棄兒,被塵了道長撿回來做了徒弟,沒有正式名字,只知道他的師父叫他石頭,據說撿到他時,他就是被人棄置在路邊一塊大石頭上。

除了需要請塵了道長去他們那兒做法事、還願、祭祀、慶典等事時,山民才會進入林海到道觀商請,其他時候絕少有人會到竹海打擾,是以竹海中很是幽靜,在這幽靜的夜晚,道觀中本該早就熄了燈火,可此時老道士塵了的房間裡卻依舊亮著燈。

燈下對坐著兩個人,菜是一碟炒豆子,酒是自釀的糯米酒,嚼一口咯嘣脆香的炒豆子,灌一口自釀的醇濃老酒,兩個人神態悠然。

北邊那人麻鞋道袍,正是附近山民所熟悉的塵了道長,坐在他對面的卻不是他的小徒弟石頭,而是一個年紀與他相仿,削瘦高挑的老者,這個老者正是從葫縣越獄,就此消失得無影無蹤的王寧王主簿。

塵了道長拈起一顆豆子,咯咯嘣嘣地嚼著,對王寧道:“今天發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楊家、果基家還有於家,三家的迎親下聘隊伍,在水銀山大打出手,據說是有人放冷箭意圖行刺,而被行刺的人居然囊括了所有各方。”

王寧呵呵地笑起來,道:“我就知道,展家想和果基家聯姻,再聯手壓制楊羨敏,制止水銀山之亂,這怎麼可能。那楊應龍野心勃勃,絕不會坐視此事成功!所以我一直袖手不理,果不其然……”

塵了老道微微挑了挑白眉,道:“哦?你是說,行刺的人來自播州楊家?”

王寧道:“有可能,卻也未必,銅仁於家那小女娃兒,志氣不讓鬚眉,胃口也大得很呢,說不定是於家想趁亂拿回水銀山,所以是她出手。不管是誰,總之,水銀山之亂還沒到頭兒,不是麼?”

塵了老道嘟囔道:“說出去都沒人相信,你們本是專司謀反大逆之罪的錦衣親軍,在朝偵緝不法,平息禍患,在外收集軍情、策反敵將,如今卻在處心積慮地幫助別人造反……”

王寧正色道:“你說錯了!我們做的依舊是偵緝不法,平息叛逆,並沒有違反洪武天子創立親軍的本意。只是。有些人雖然野心勃勃,但他的反跡一日不顯,朝廷就無法不教而誅。

有沒有我們,楊應龍都會想盡辦法擴充實力,耐心地潛伏著,等到合適的機會就跳出來在朝廷腹心之處狠狠捅上一刀,與其如此,不如讓他按照我們的步調走,如此一來才能將損失減至最小,最終把謀逆者繩之以法!”

塵了搖了搖頭。道:“水銀山之亂,朝廷諸公就沒有拿出個什麼章程來?”

王寧道:“這件事發生在眾土官的地盤上,他們哪一個都未向朝廷告白,朝廷如何得知?”

這就像一些混幫派的,哪怕是處於弱勢的一方,也只會遵循道上的規矩跟對頭鬥,他們決不會向朝廷告狀,一旦開了這個口,他們就會被土司這個群體所鄙夷、拋棄。以後還怎麼混?

銅仁張知府也是一樣,他也是土官,縱然此事讓他頭痛不已,他也不會向朝廷開口。叫朝廷的人跑到他的地盤上來指手劃腳。他們不但不會對朝廷講,還會千方百計遮掩其事。

哪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