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白天的訓練成果,發現了什麼技巧,幾個人配合可以做出什麼戰術動作。每天皆是如此,這才讓偵察兵們很快掌握了滑雪板上作戰的技巧。

在初步掌握了在滑雪板上作戰的技巧之後,那位領軍的何校尉立刻向蘇定方提出了清剿粟末人部落的計劃。

蘇定方在沉吟片刻之後,終於點點頭,說道:“這個清剿計劃,本將原本是等你等訓練完成之後,再行提出來。如今你等率先提出來,想必是心頭有了計劃,我也不能寒了眾位將士的心!好,本將便同意你等的方案。不過嘛既然你等自告奮勇,那需要立下軍令狀才行!”

這何校尉當即毫不猶豫的立下了軍令狀。

當天下午,這些出去訓練的偵察兵便一去不回。

從襄平城往北走,開始的時候,地勢平坦,越往北走,地勢便越起伏不定。往北走到七十多里的位置,便可看見一座大山拔地而起。

這大山佔地極大,山脈縱橫之間,氣象萬千。有峰巒迭起,有幽谷洞天,更多的是一片片山林。若是再夏季,放眼望去,只見一片蒼翠,樹林如海。可是此時乃是冬季,只能看見那光禿禿的樹枝上堆著一椏椏積雪,地面上鋪著厚厚的雪花。雪花掩蓋了一切,讓人不知道哪裡是實地,而哪裡又是縫隙。

那些搶劫了大唐物資車隊的粟末人便居住在此山之中。

蘇定方已經探明,這大山之中,一共有三個部落,兩個是粟末人,一個是契丹人。那襲擊大唐物資車隊的事情,便是這兩個粟末人部落聯合起來做的。

當初粟末人在進入到襄平城中用毛皮換取糧食的時候,聽到那襄平城守軍小聲的交談著將有一批物資運送過來。這些粟末人當場就記在心中了。

回到大山之中,兩個粟末人部落聯合起來,派出部落中的強壯年,在官道上等了兩天,終於等到了運送物資車隊的到來。接著他們便搶了一些糧食和棉花,避入深山之中。因為害怕唐軍報復,兩個部落當天開始便往深山裡遷徙。

此時在這大山腳下,一群穿著白色棉衣計程車卒乘著滑雪板來到此處。

進山清剿粟末人部落,難的是找到他們,而不是殲滅他們。三百人投入這茫茫大山之中,猶如滄海一粟。不過,偵察兵們找來了兩個曾經進過這兩個粟末人部落的當地人,有他們帶路,前往兩個部落。

在當地人的帶領之下,偵察兵先來到第一個粟末人部落,去發現此處已經是人去樓空了。扒開積雪,露出曾經紮營的痕跡和燃燒之後的灰燼,些痕跡才證明了這裡曾經住過人。

偵察兵見到這種情形不由一陣失望。

第二個粟末人部落亦是如此。

不過令偵察兵們高興的是,他們在離部落原址三四里的地方,發現了馬匹蹄印和車轍軋出的印記。這些印記曾經被積雪覆蓋,但是,寒風吹散了積雪,露出了這印記,剛好讓偵察兵發現。

何校尉立刻下令,擴大搜尋範圍,並且分出了二十人返回第一個部落,在其營地附近搜尋痕跡。並且沿途留下記號。而他則是親自帶著將近三百偵察兵順著這已經發現的痕跡追了下去。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路緊追之下,更多的痕跡被發現了。這些痕跡幾乎都是車轍印。那些粟末人恐怕用不慣漢人的馬車,這些車轍印亂七八糟的,何校尉甚至透過車轍印模擬出了當時粟末人趕馬車的情形來。

最後,在原來部落以北將近三十里的一處山谷之外,何校尉等人發現了粟末人的斥候。

偵察兵們很快便將這些斥候給肅清了。一杆弩箭飛出,準確的命中這些斥候的喉嚨。他們在臨死之前,一點聲音也沒有發出,只有滴滴鮮血落在雪白的雪地之上,格外奪目。

在解決外外圍的斥候之後,偵察兵開始往山谷內行去。山谷內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