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的線。

鐵球直落在百餘丈的土地上,輕輕的彈跳了兩下,動能消失,骨碌碌的順著山坡慢慢往下滑。

“射程一百零四丈!軟土之上,彈跳兩次!”

張允文右手大拇指豎起,眯著左眼,睜著右眼透過拇指的一側看著炮彈的落點,接著又閉上右眼,透過左眼看了一下。

這是一種簡易的測距方式,利用直角三角函式來測量。首先水平的端起右手臂,右手握拳豎起大拇指。用右眼將大拇指的左邊與目標物重疊在一條直線上,右手臂和大拇指不動,閉上右眼,再用左眼觀測大拇指左邊,會發現這個邊線離開目標物右邊一段距離。估計這段距離,再將這個距離擴大十倍,得到的距離就是現在所處的位置與目標物之間的距離。

聽到這個資料,眾人頓時一陣驚呼:“乖乖,這可比那床弩射得還遠啊!”

“若是這一炮轟在牆上,那豈不是要將城牆轟上一個洞!”

“不過打在敵人的陣型裡或者打在衝鋒的馬隊裡,那威力可是不大啊,恐怕殺不死幾個人吧!”

“……”

聽著眾人的議論張允文道:“這是炮彈的問題,以後還會改進的!不過現在,我們繼續測試!先清理炮膛!”

說完開啟炮閂,只見一股青煙冒出,黑色的灰燼從炮管中簌簌落處。

清理炮膛之後,張允文有打了幾次一斤的火藥,幾次一斤半的火藥,還有兩斤的火藥。然而還剩下一包兩斤的火藥時,炮管上已經出現一道明顯的裂口。

“唉,老陸啊,這炮還得重鑄。剛性有餘,柔性不足,採用了區區十幾斤火藥,發了這麼幾炮,炮管就炸裂了!以後鑄炮的時候,在鋼材裡面像錫、鉛之類的金屬,加大炮管的延展性!唔,這種方法你回去試試!”

陸大匠點點頭,默默不語,像是在思考什麼問題。

張允文轉過身,又向閻立德問道:“閻員外,資料記錄下了沒有?”

閻立德將幾頁宣紙遞給張允文看了一下,記載得還是挺詳細的。只見上面寫道:“一斤火藥,兩斤半鐵球,射程一百零四丈,軟土上彈跳兩次;一斤半火藥,兩斤半鐵球,射程一百六十二丈,軟土上彈跳三次;兩斤火藥,兩斤半鐵球,射程兩百一十八丈,軟土上彈跳四次。”在每一段資料後面,閻立德還寫著相關的資料,如火炮角度,引線長度等,讓人不得不讚嘆閻立德工作的細緻。

最後一張紙上卻是寫道火炮的耐久度、延展性、剛性等資料。最後還將張允文鑄造火炮的建議寫了下來。

“閻員外寫得不錯!”張允文讚許了一聲,“好了,咱們把這炮給運回去!”說著,正要去移動那車輪,只聽一聲“咔嚓”的輕響,張允文趕忙跳開,眾人一見,也紛紛離火炮遠些。

只聽見車輪處再次傳出一聲輕響,接著,那兩輪車轟然倒塌,兩個輪子骨碌碌的轉了兩圈,倒了下來。而車上的那門炮頓時無力的壓在泥土之上。

張允文這才想起,這個時代的車根本達不到機動火炮的要求,而不能機動的火炮只能裝在城頭作守城之用。離張允文預想中的野戰炮差得遠。

想到這裡,他不由對陸大匠及其他的工匠道:“現在的任務是:第一,降低火炮重量;第二,提升載炮車的承載重量和靈活性;第三,研究新式火炮。等回去我再告訴你們新式火炮的製作方法!”

那陸大匠猶豫片刻,對張允文道:“可是大人,如今這種火炮還沒有真正完畢,又怎麼能做其他的火炮呢?”

張允文道:“各位放心,這種新式火炮叫做迫擊炮,鑄造工藝要求很低,主要是炮彈,反正你們在研究錐形炮彈,乾脆連這種迫擊炮彈也一起研究!”

聽到張允文的這番話,幾名大匠面面相覷,這名張大人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