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其餘協助捉拿竇建德計程車卒,盡皆升為宣節校尉,賞白銀千兩!”
張允文沒有回頭,便聽見身後士卒吞嚥口水的聲音。
說完,李世民向身邊的封德彝笑道:“沒有聽你的話,才有了今日的成果。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啊!”
封德彝面有慚意。
李世民不再和封德彝言語,而是開始處理起俘虜的事來。
此戰俘虜敵軍攻擊五萬人,而事實上,唐軍的所有人數加上徐元朗的萬餘人,也不過才兩萬人而已。這五萬人中,多為河北之地計程車卒,故土難離,難以招降。
若是殺俘,又恐有傷唐軍仁義之名,思來想去,只好將這五萬人遣返。
休整了兩日,加上處理其他事情,共花去五日。五日之後,大軍拔營往洛陽而去。
大軍一路慢性,隊伍之中,十餘輛囚車搖搖晃晃的前行,裡面關著的,便是竇建德、王琬等重要人物。至於竇建德帳下的其他大臣,殺的殺,囚的囚,剩餘的踉蹌著腳步在隊伍中慢慢前行。
走在高頭大馬上,回望那些囚中之人,一股成王敗寇的情緒在張允文胸口蔓延開來。
然而,剛到洛陽城外不久,李世民就聽見一條壞訊息:行軍總管盧君諤戰死。
“為什麼當時不告訴我!”李世民對面坐著李元吉,他看著李元吉的眼睛問道。
李元吉輕輕一笑:“當時二哥正和竇建德激戰,小弟怕讓二哥知道,影響戰鬥啊!”
李世民壓住心頭怒氣:“哦,既然是這樣,那就算了!你先先和我一起去勸降王世充!”
十餘輛囚車在洛陽城下一字排開,囚車之後,萬餘士卒整齊列陣。
李世民輕打馬臀,胯下的青驄寶馬上前幾步。“王世充,你且看看,這籠中是何人?”
王世充站在城頭,驚懼的看著城下囚籠之中熟悉和不熟悉的人。半晌,才向一個囚車中人問道:“車中之人可是夏王?”
竇建德悶聲道:“不必說了,我來救你,先作囚徒,你真害得我好苦呢。”說道最後竟然哽咽起來。
王世充見狀,也不由兩眼通紅。再看其他囚車,有自己的侄子王琬,派到夏軍的使者長孫安世、郭世衡,還有些人自己不認識,恐怕是竇建德的親信。
王世充頓時萬念俱灰,什麼爭霸天下,逐鹿問鼎的想法盡拋諸腦後,唯一想到的就是活命。
默默的走下城牆,消失在唐軍眼中。
李世民灑然一笑:“王世充必降!”
果然,沒過幾日,王世充攜家眷及帳下文武,一身素服,出城投降。
李世民以禮待王世充,並讓部分士卒先行進入洛陽城內,分守市肆,禁止侵掠。
張允文的偵察營也在先行進入之列。一到洛陽城內,張允文便來到記憶中的軍營。之所以說是記憶中,那是因為在他醒來之後,只在洛陽軍營內呆了半日,便潛出城去,直到現在才回到洛陽來。
來到軍營,這裡已經有唐軍士卒駐守了。張允文一看,卻是玄甲隊的人。招呼了兩句,便順利進入軍營。
沿著記憶中的道路來到當初住的那個軍營,卻見營帳中住著三個生面孔,原來的劉氏兄弟也不知到何處去了。
張允文有些心灰意冷的在軍營中漫步,忽然間聽到一個聲音道:“張允文?”
猛的轉過頭,卻見一名年輕的鄭軍降卒正面帶猶豫的看著自己。見張允文穿著鐵甲,頭戴鳳翅盔,一幅將軍打扮,頓時有些驚奇:“咦?真的是你!剛才看你穿著這身衣甲,我都不敢認你!”
在腦海中搜尋半日,這才想起面前這名士卒較做馬望山,乃是北邙山中的獵戶,平素和劉氏兄弟關係不錯。
“原來是望山啦!嗯,望山,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