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從手心之中飛出一團白光,在那處空地散開,無邊的祥和之氣瞬間融於地氣之中。發出了一種奇異的波動,那些怨念似乎受到了某種安撫,地氣之中神識烙印竟然開始慢慢地消失。

開陽沒有留下等到那些怨念消失,而是繼續拾級而上,一路上他有見到了不少殘留在地氣之中的神識烙印,一一都放出一道白光,令其慢慢消解,以免他們成為天地之間半生不死之物。同時心中也不禁感到越來越憤怒,元猙到底殘殺了多少人?

繼續向上而行,在快要接近山頂的時候,開陽終於來到了原本申屠世家所在之處。那是山腰和山頂連線之處的一大片空地,山勢在此處有一個盤旋,然後才繼續伸展向上,此地正是此山地氣升騰的最佳之處。修行世家構建居住之所,雖然遠遠比不上那些佛道宗門所在之處那樣佔據天成福地,但是也往往會選擇一處地靈之氣甚佳的所在。

同樣是地靈之氣,也有著種種到的分別和不同。而且地靈之氣對於修行人有著莫大的影響。倘若地氣純淨,有利於修行的種種好處則難以敘說,但倘若地氣紛雜,往往會牽引各種幻像,助長心魔,自然是是十分不利於修行的,其中種種壞處也難描難繪。最簡單來說,偏於風則擾、偏於寒則失、偏於溼則滯、偏於暑則煩、偏於燥則枯、偏於火則亢,這一切都不利於修行。

而地靈之氣有助於修行人,也會因為地氣不同而有分別,有的地氣靈動而生髮,有的地氣純淨而無染,有的地氣凝定而不竭……修行界之中,道門地宗對於這種種分別,算是瞭解的最為透徹的,地宗本身修行的御地訣,便是以地靈之氣為本。

申屠世家的先祖雖然出身無極宗,但是所謂世家與佛道純正的宗門最大的不同就是所學之駁雜,而且世家往往與人家聯絡緊密,許多修行也並不為了尋求長生之境,而就是以修行足享一生福報!雖然對於修行之道來說,世家修行遠遠比不上佛道正宗來得精純,但是博聞廣覽,對於任何一方面也都算有著不凡的造詣。

比如申屠世家在建造所居之地時,便選擇了這座隱名峰,此山乃附近百里地氣匯聚之所,在方圓百里之中顯得十分突出,所以申屠世家居住於此,作了兩件事。第一便是以隱名二字命名此峰,作為對後輩垂誡之用。此山已是突出,居此山之人更不可自大成峰。第二件事則是在鑿建洞天,建造居所之時,選擇之地位於山腰之極而處山頂之下,如此以收盡得地氣之利而不至於最極,收潛藏之效。

由此也看出申屠世家先祖是十分智慧之人。已得無極宗御水訣之要旨,水性含藏不露,隨意方圓,處下而不爭上。在修行之中極盡涵養之功。而申屠世家先祖以此作為立身處世之要訣,含而不露,發而知藏,立身行圓,處世以潤。所以才使得申屠世家興旺修行家數百年而不遭妒,少有禍害,可謂深得隱名二字的真意。

但先祖之智慧也終究無法完全庇佑後人,倘若後人不成器,一切也是枉然。開陽出入申屠世家原本的屋舍之中,想見申屠世家原本種種,不由感慨不已。此時原本那些高大的房屋,精美的屋宇,已盡成殘牆斷垣,黑黢黢的焦敗不已。因為紫火的關係,地靈之氣毀壞殆盡,又有火力潛藏地層之中,因此連一棵野草也沒有。

開陽遍尋各處,也找不到任何異樣之處。他站在隱名峰之上,臨風而立,身後就是申屠世界的廢墟,陷入了沉思。眼前所見一切已經證實一切都是元猙所為,但是元猙究竟為什麼做下這一切,卻還是不得而知。最麻煩的是元猙紫火之霸道。幾乎摧毀了申屠世家的一切,隱名峰上處處焦敗壞,什麼也沒有留下。要找出一些線索,卻是太難了!

正在一籌莫展之際。開陽凝望著眼前一片死火林,這是元猙自殺之前刻意留下的法陣。那些想要闖山尋寶的修行人不清楚,但是開陽此時已經知道,這一片林子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