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葉西林的養豬事業2(第1/2頁)
章節報錯
葉父和葉東林對於養豬不感興趣,葉老爺子打算專心培養葉西林,讓他繼承家裡養豬的手藝。 而且家裡的田地和小山也要人打理,雖說他如今身體還不錯,但總有幹不動的一天,還是要有人打理家裡的田產的。 雖說做生意賺的銀子多,但終究還是不穩妥,如今商人地位低,後代還不能科考。 葉老爺子覺得還不如老老實實當個小地主好,再養上幾十頭豬,銀子和田地都有了,也不愁吃喝,逍遙自在的。 葉老爺子樂呵呵的看著葉西林,“西林,你現在也不用去學堂了,不如你就在家裡跟著我和你奶奶養豬吧。” “今年先把這些豬養大了,年底再留一公一母做種豬,明年下半年就可以生小豬崽子了。” “好呀。” 葉西林一口就答應了,沒有半點不願意。從小他就跟著葉東林一起給家裡的豬打豬草,其實對於養豬還是挺感興趣的。 葉東林和葉父去碼頭上擺攤之後,他也經常跟葉老爺子和葉老太太一起餵豬、打掃豬圈,養豬對於來他說也不是什麼難事。 葉西林對於大哥在碼頭上擺攤,自己留在家裡養豬沒有意見,養豬也是一門好手藝,他們葉家就是靠養豬的手藝發家的。 葉西林信心滿滿,覺得長輩們能靠養豬發家,他自然也能靠養豬幹一番事業來。 但是隻留一公一母的種豬,是不是太少了?家裡有50畝的水田等著肥料施肥呢。 葉西林有些不滿意,“劉家還養了三隻母豬呢,是咱們家只留一公一母種豬也太少了吧,起碼要留個五六隻母豬吧。” 葉老太太沒好氣地說道:“你現在豬都沒學會怎麼養,留多少種豬這個就不用你操心了,先把豬養好再說吧。” 葉西林還想反駁,見葉老太太兇巴巴的,又把快要說出口的話嚥了下去。 識時務者為俊傑,他們葉家還是葉老太太當家做主的,可不能得罪老太太。 一旁狼吞虎嚥的唐肖景,覺得葉西林年紀雖小但是挺有想法的,對於平時貪吃調皮的小舅子多了幾分欣賞。 不過心裡也多了幾分壓力,家裡的兔子可要好好養,不能讓這小了好幾歲的小舅子給比下去了。 唐肖景在心裡暗暗較著勁,打算多建幾個兔棚,明天就去山上多捉一些種兔回來生小兔子。 葉父也覺得葉西林留在家裡養豬不錯,家裡這麼多田地,光靠葉老爺子一個人也打理不過來,正好留在家裡給葉老爺子打下手。 兄弟兩個,葉東林更像他,為人圓滑見人三分笑,還喜歡湊熱鬧,是做生意的料子。 而葉西林更像葉母,看起來貪吃調皮,但骨子裡更加保守實幹一些,適合在家打理田地,做個安穩的小地主。 以後葉東林在碼頭上做小生意,葉西林在家養豬打理田地,兄弟兩人分工養家,葉家只會越來越好。 而且兄弟兩人沒有什麼利益上的衝突,將來兄弟倆起碼不會因為利益而翻臉。 此時,葉父對於兩個兒子以後的路,有了更加清晰的想法,因此十分贊同葉西林留在家裡養豬。 葉父抬頭看著還是一臉稚氣的小兒子,“既然你想留在家裡養豬,那以後就不用每天去縣裡擺攤了。” “反正鎮上也有大集,而且離家又近,你每隔5天去鎮上的大集上擺攤就挺好的。” “其餘時間就在家裡幫忙養豬,還有幫忙打理家裡的田地和小山。” “行啊,我肯定能將爺爺奶奶養豬的手藝發揚光大,今年先把豬養好,年底再養幾頭母豬生小豬崽子,家裡的田地我也會幫忙打理的。” 葉西林年前在縣裡的集市上擺了一段時間的攤攤子,縣裡遠實在是太遠了,去一趟要一個多時辰,而且路上又顛簸,他其實也不想受這份罪。 葉西林拍著自己的小胸脯,自信的說道:“家裡的豬明年就能生小豬崽子了,很快就能養上自家的豬生的小豬崽子啦。” 接著又抬頭看了一眼唐山和唐肖景,樂呵呵地說道:“唐伯伯、景哥,你們唐家以後的豬苗我也包了。” 唐山很喜歡葉西林這個自信而且有想法的後輩,拍著著他的肩膀豪爽地說道: “我們家明年的豬苗就靠你了,唐伯伯看好你,好好幹。” 唐肖景和唐山早就已經商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