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起來,雨已經小了很多,天上烏泱泱的黑雲也都消散了。 雖然還下著小雨,但是天空清亮了不少,估計再下一兩天小雨,天就會放晴了。 早飯吃的是玉米南瓜粥和玉米餅子,這是葉家最常見的早飯。 如今幾個孩子都大了,最小的葉西林都11歲了,因此葉老太太並沒有給幾個孩子另外再煮雞蛋。 天還下著雨,也不能出去擺攤,葉老爺子帶著葉父和葉東林一起去了小後山。 葉東林再過半年就15歲了,15歲就是大人了,是時候學著打理家裡的事情,做一個有擔當的男子漢。 路上葉老爺子簡單地和葉東林說了家裡需要請長工的事情,又將裡面的利害關係和葉東林講清楚。 “荒地剛開出來的水田肥力低,頭幾年的產量都不高,要是靠水田的產出來養長工是肯定不夠的。” “還好家裡還有兩座小山,山上的蘑菇、竹筍、金銀花和棗樹也值一些錢,加上這些山貨,要養這些長工是綽綽有餘的。” “要是按長遠來說,就算沒有小山,光是這些新開出來的水田,虧本也是要請長工打理的。” “荒地便宜,開出來的水田好好打理,養上10年8年也能養成中等的水田,要是養上10來年,養成上等的水田,也不是沒有可能。” 山腳新建的房子裡面是有廚房有灶臺的,這20人搬到新房子後,都是自己開伙做飯了。 葉老爺子三人來到山腳的房子時,過來幫忙的20個漢子剛吃過早飯,正準備去田裡檢視昨天補種的禾苗。 葉老爺子趕緊將已經拿上鋤頭的眾人,喊了回去廳堂。 廳堂空空蕩蕩的,中央只有一張大桌子和還有幾條長板凳,就沒有其他東西了。 眾人坐在板凳上,等著葉老爺子發話。 葉老爺子坐在廳堂的正中央,葉父和葉東林則站在一旁,細心觀察著這些人的臉色。 葉老爺子也著急下地,去檢視昨日補種的禾苗,就長話短說了。 “剛開荒的50畝水田,離不了人照看。我們家還有兩座小山,山上的蘑菇、竹筍、金銀花和棗樹,這些也需要人手去採摘和打理。” “光靠我們家幾口人肯定是打理不過來的,我們家想請10個長工,幫忙打理家裡的田地和兩座小山。” 接著葉老爺子又說了長工的工錢和待遇。“長工是500文一個月的工錢,每個月有兩天沐休,可以輪流回家裡看看。” 聽到葉老爺子說要請長工,下面一一片竊竊私語,葉老爺子輕咳了兩聲,等下面安靜下來後才繼續說道: “吃的糧食需要自己準備,山腳有許多的野菜大家可以隨便摘,山裡的野雞野兔這些小動物,你們也可以自己獵來吃。” 這段日子以來,葉老爺子和他們一起開荒一起春耕,這些人的脾性葉老爺子也都瞭解,都是踏實能幹的,應該有人願意留下來當長工。 葉老爺子喜歡醜話說在前頭,又將長工需要做的事情說了一遍。 “除了要照看這50畝的水田,還要打理兩座小山和小後山的15畝的坡地,要照看的田地不少,會比較辛苦。” 葉老爺子說完後,底下又開始小聲討論了起來。 過來幫忙的這20個人家裡都是沒有田地的,葉老爺子開出的條件非常不錯,有不少人心動了,想留下來做長工。 當場就有5個人表示願意留下來做長工,這5個人葉父比較熟悉,都是大山村的獵戶。 這5個人分別是楊山子、楊大峰,楊滿倉,楊大柱和楊二柱。 楊山子、楊大峰和楊滿倉三人年紀大一些,大概40歲左右。家裡沒有田地,如今年紀大了一些,不想繼續再當獵戶了,想過安穩的日子。 而楊大柱和楊二柱是一對年輕的兄弟,是大山村的獵戶,但打獵的水平一般,平時也打不了什麼獵物,兄弟倆決定乾脆留在葉家做長工。 長工雖然辛苦,但是勝在穩定,每個月500文工錢,一年也有6兩銀子呢。 葉家的人都比較和善,而且出手也大方,這5個人之前就有想法,想留在葉家做工的。 今天葉老爺子說要請長工,幾人想都沒想當場就應下來了。 有5個身手比較厲害的獵戶,表示上半年可以一直在葉家做工,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