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還沒亮葉父就趕著驢車從家裡出發。來到碼頭後,葉父花了一文錢將驢車寄放不遠處的牲畜寄放點。 這時已經不早了,碼頭上熙熙攘攘的非常熱鬧。 葉父先在擺攤的地方轉了一圈,沒有看到有賣瑕疵貨物,葉父只能一個攤位一個攤位地去問。 葉父先去了大攤位,那裡的貨物比較多。大攤位都是一些實力比較好的商戶,都沒有沒有殘次品。 問到最後只有一位賣瓷器的商戶,說有一批燒壞的花瓶,熱情地邀請葉父去倉庫看看。 葉父想著反正有時間,去開開眼界見識一下也好,就跟著瓷器老闆去了倉庫。 “葉老闆,就是這些花瓶。” 倉庫裡有幾個大木箱,木箱裡面整齊地放著許多花色不同的花瓶,不過顏色沒有剛剛在攤子上看到的好看。 “我攤位上的花瓶你也看過了,都是賣一兩銀子一個的,這一批花瓶燒製的時候火候差了一點,顏色沒這麼好看,但是造型和做工都是極好的。” “這些花瓶顏色要比攤子上的差了不少呀,都是多少錢一個?” 老實說,瓷器這個葉父真的完全不懂。 “這裡有30個花瓶,成本價給你,20兩銀子。”瓷器老闆一臉真誠的說道。 “唐老闆,小弟實在是囊中羞澀,我還是去看看其他便宜點的貨物吧。” 聽到這價格,原本就站在門口的葉父趕緊開溜了。 這破花瓶居然要20銀子,這不是看他年輕想要坑他嗎,葉父鼓鼓地去了小攤位,準備再逛逛。 小攤位賣的多半是吃食和山貨,適合葉父拿回去賣的東西並不多。 葉父來到一個賣布料的攤子,攤子上擺著七八匹細麻布,織法和染色都挺一般的,應該是自家做的布。 “嬸子,你這布料怎麼賣?” “110文一匹。” 價格跟布莊的一樣,拿回去也沒賺頭。 “嬸子,你這有沒有便宜的殘次品布料?我是貨郎,想拿點便宜的布料回去村裡賣。” “有一匹織壞了的粗麻布,只壞了一點點,用來做衣服一點都看不出來的。”嬸子拿了一匹薑黃色的粗麻布出來。 這個布料是她的大孫女織的,年紀小把握不好力度,給織壞了。原本想留著自家做衣服的,孫女非要帶出來賣。 “這布料織壞的地方挺多的,去掉織壞的地方能做衣服的地方也不多。多少錢一匹?貴了我可不要。” “壞的地方不明顯,用來做衣服沒問題的,60文給你吧。” “這布料頂多值40文,60文太貴了,不要不要。” 葉父記得葉母上次來縣城,買的那匹清倉的粗麻布料才45文,60文肯定貴了。 經過葉父和嬸子的一番來回討價還價,最後葉父花了55文把布料買了下來。 這布料織壞了,拿回去最多隻能賣個七八十文,就是說這一匹布料,葉父最多能賺個二十多文。 葉父把整個碼頭都逛了兩圈,最後也沒有再找到其他合適的貨物,只能縣裡的其他地方進點小商品回去。 根據葉父在雜貨店多年的經驗,糖、鹽、針線、扎頭髮用的髮帶和便宜的胭脂水粉是最受歡迎的。 縣裡有一條街是專門做批發的,貨鋪每次進貨都是在那裡,那裡有各種各樣的東西。 葉父之前跟東家過來進貨的時候,價格都是東家去談的,葉父並不知道進貨價是多少。 講價的時候葉父是根據雜貨鋪的售價的一半去談的。但是葉父進的東西少,店家給的價格普遍比較高。 最終葉父只拿了兩斤最便宜的糖塊、十根顏色鮮豔的頭繩和一些質量一般的針線,考慮了許久最後還拿了幾盒面脂。 葉父原本還想進一些鹽,但是買不到。 葉父看著手上的東西,做貨郎的話這點東西不夠吧?葉父又去了一趟上次葉母買布料的陳家布莊。 “陳掌櫃,小弟姓葉,我是貨郎。想在你這邊進一些便宜的布料回去村裡賣,要是有瑕疵布料是最好的。” “葉老闆,這裡的布料我可以跟你保證,肯定是縣裡最便宜的,你要是拿得多我還可以給你讓一點。特價的布料偶爾會有,但是一般只在店裡出售。” 特價布料陳掌櫃都是用來吸引顧客的,雖然特價布料賺得少,但是進了店裡肯定不不會只買特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