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她得子不久;本不該隨駕;可她知道李隆基子女眾多;妃嬪更多;若只想著母以子貴;宮中皇后和惠妃必會讓她難獲聖心;因而把襁褓中的兒子留在了長安;自己絞盡腦汁隨駕東巡洛陽;大公主也在隨行之列。
公主不比皇子;封邑不過五百戶;因而柳婕妤一直授意大公主多多孝順父親;因而雖是女兒;大公主也一直頗得聖意;李隆基此次詔令以太平公主舊例傳送;便是因此憐惜之故。柳婕妤卻還擔心節外生枝;特意讓柳齊物去送禮給張嘉貞;希望這位宰相屆時能夠在有人說三道四時幫兩句。
大公主少時便和皇太子一塊長大;又是天家金枝玉葉;xing子中自然有幾分傲氣刁蠻。如今行將出嫁;聽母親絮絮叨叨地說張嘉貞雖退回禮物;卻收了那頂輕容帳子;必會曲意調護;她就不禁挑眉問道:“阿孃;為什麼只給張嘉貞送禮;不給源乾曜送禮?我聽說;張嘉貞近來麻煩很多呢”
“麻煩多不要緊;只要你阿爺還用他;就不用擔心。源乾曜那個老好人;不會在這種事情上得罪人”柳婕妤笑著撫摸了一下女兒光潔的額頭;面上露出了不加掩飾的疼惜;“阿孃千辛萬苦;這才給你挑選了王鷂這個夫婿。他出自名門;xing子溫順;必然會對你百依百順;更絕不會沾花惹草。”
“我知道阿孃是為了我好”大公主也相看過王鷂;對容顏俊秀的他很滿意;但她突然想到傳聞中當初父親為自己相中的是杜士儀;她忍不住又開口問道;“阿孃;這王鷂可比得上杜十九郎麼?”
此話一出;柳婕妤登時勃然sè變。這個人她實在是刻骨銘心;害得侄兒遠赴衡州有家不能回;害得兄長用考題賣人情結果卻反而賠了夫人又折兵;更不用提這些年柳家各種不順因而;她一時間竟是顧不得面前是素來寵愛的女兒;怒聲喝道:“別提這個人”
就當大公主不悅地撅起了嘴時;外間便有一箇中年宮人快步進來;見大公主也在柳婕妤身前;她稍稍猶豫片刻;繼而方才到了柳婕妤身側;彎下腰附耳言語了幾句。話還沒說完;柳婕妤脫口便是一聲可惡;隨即霍然起身;面上竟是又驚又怒。
儘管剛剛母親也發過火;但此刻那怒氣卻截然不同。饒是大公主;也是愣了片刻方才上前安慰道:“阿孃;到底怎麼了?先別發火;順順氣……阿齊;你快說;什麼訊息惹得阿孃這麼生氣”
那中年宮人為難地看了一眼柳婕妤;見其發火過後便露出了黯然神傷的表情;她躊躇片刻;這才低聲說道:“大公主;是陛下讓人追回了之前命有司於公主出降時厚加傳送的敕旨。所以;到大公主出嫁的時候;恐怕只能……只能以從前諸位公主的舊例cāo辦了。”
“什麼”大公主氣得滿臉通紅;當即一跺腳道;“我這就去找阿爺”
“回來”柳婕妤一口喝住了大公主;見她不情不願站住了;她方才深深吸了一口氣;等心情完全平靜了下來;她便上前去拉了大公主回來坐下;隨即一字一句地說道;“你阿爺敬重你阿孃;是因為河東柳氏素來有文名;你外祖父更是一代名家;這時候為了嫁妝去鬧;豈非為人看輕?王鷂不敢因此看輕於你;你放心。”
“可是……可是憑什麼平白無故要讓我受這麼大委屈”
見大公主都快急得哭了出來;柳婕妤心下也極其難受;又衝著那中年宮人問道:“阿齊;是誰聒噪?”
“是……主管編纂新曆的一行大師。”
這個答案大大出乎柳婕妤和大公主的意料。這竟然是一個和尚?如果是朝中百官;這還能想想其他洩憤的辦法;可一行那和尚出身名門;又本來就不想留京;如今若是使個辦法將其逐出京城;人家恐怕會更高興一時間;柳婕妤恨得咬牙切齒。偏偏這時候;那阿齊還囁嚅說道:“而且;據說中書舍人呂太一也說;應該學太宗皇帝當年嫁長樂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