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守垣(6)(第1/2頁)
章節報錯
太子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遠處的那棵樹上,是他們前段時間努力修復的鳥窩,裡面的小鳥已經長出羽毛,正伸展著翅膀嚮往外面的世界。
夏侯循看著那隻展開雙翼的小鳥:
“人活一世,我也想走一走,自己想走的路。”
夏侯家在朝中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官職,
便是當今夏侯家的家主夏侯昶,也是因為書法一流,方才被請進宮來,任太子之師一位,
後來亦因為太子與其相處要比其他先生要融洽的多,且夏侯昶對政事見解獨到,後來也被破例參與早朝一列,便是為了多聽朝堂之事,日後和太子討論也能就事論事,更方便些。
可那畢竟,手無實權,
只掛著太子之師的名位,在朝中並不多被重視,甚至還會有排擠。
便是連那御史,都能當街逼停夏侯昶的座駕,就其教子無方一名,當著一眾百姓的面對其一頓說教
若是換一個人,三公宰相,且問那御史,還敢是不敢?
後來也是皇帝偏頗太狠,加上夏侯循和太子的關係又是眾所周知的要好,一個是當朝聖上,一個是未來儲君,眾臣得見風向,方才對夏侯昶和顏悅色了許多。
不過,這只是微末一件,並不是夏侯循棄文從武的理由所在。
如今的夏侯家,並不是最鼎盛的時候,
鼎盛之時,夏侯家的書堂名額,千金難求。
那時的夏侯循尚小,卻每日都能在門口看到,各種各樣的人,捧著各種各樣的禮物,在夏侯家,在夏侯學堂的門口求見
或是為了夏侯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名聲,
亦或是想做夏侯昶那樣的,一紙筆墨,可抵千金所在。
文人麼,吟詩作賦是其一,筆墨書法為其二,
沒有那吟詩作賦的本事,死練書法何其不是一種門路,
就看那夏侯昶,可見他何時吟詩作對過?
一張紙,一支筆,足矣聞名於天下
自夏侯祖輩開始,
收學生,不問出身,不看錢財,只看天賦,
若是天賦好,是個學習書法的好苗子,夏侯昶便會收入門下
這對普通人說,這無疑是最好的門路,
不需要傾家蕩產就能有個好先生,加上夏侯為師這一名聲在,又何愁日後沒隔好謀生?
這個世間,便是普通人了,
他們缺少一個契機,一個良師,
帶著他們從普通走到不補普通
於是,夏侯家的門檻快被踏破,
到夏侯昶這一脈時,夏侯家的書院已經容不下這麼多人了,
只好另立學堂,專供學子所用。
夏侯家的學堂,是不收學費的,
只筆墨紙張自行購買,筆帖什麼的,由夏侯家提供,
每日夏侯昶都會去學堂教學,
教學之時,便是連門口都是擠滿了人的。
若是夏侯昶有事不在,便由夏侯旁系坐陣,
夏侯家世代筆墨精絕,便是旁系也是出彩的
可就是因為夏侯家太過看重寒門學子,又看重天賦,
學堂裡,便沒有那麼多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公子哥
加上夏侯學堂實在不好進,家裡的孩子又實在算不得有天賦,
於是,便有那麼一些人不太滿意了
那個祖輩蒙蔭的侯爺帶人砸碎了夏侯學堂的門匾之時,
夏侯循正在學堂裡,和一眾幼年孩子練筆
那侯爺氣勢極足,也是做足了準備,
腰間是御賜的玉石腰帶,坐於高馬之上,
趾高氣昂的,看著夏侯一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