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棠的牛脾氣忽然上來了,我是有降順之意,可總要有個合情合理的臺階啊。他頭一偏,嘴裡咕噥著,“順天意得民心者,得天下。不錯,暫時是有不少的下層百姓得到了些實惠,擁護你們,可是,你們不重視聖賢、輕視文人,只怕”他鼻子裡發出一聲輕哼。
“誰說我們不重視聖賢?誰說我們輕視文人?”石達開依舊文雅地看了看左宗棠,“你見過我們焚書坑儒?看看我們的天軍,還有哪隻軍隊會有我們這麼紀律嚴明?難道這不是中華文明的象徵?至於說到輕視文人,那石某也可以說句明話,不是什麼亂七八糟的文化人天朝都需要,對那些無恥的文人,就是要使用鐵腕,不但要從其精神上予以徹底擊潰,還要肉體上加以消滅,以免貽誤後世。”
石達開看著不聲不響的左宗棠,呵呵一笑,“會認識幾個字,會寫個八股文,從早到晚期盼考個什麼舉人、進士的,以光宗耀祖,那也算人才?清妖也許很需要這樣的人,天朝不需要。天朝需要的經世致用之才。天朝在興新學,還要廣派有志之士去西洋留學,培養對我中華有用之才,你說的那些所謂文人,不久將成為一種特殊的文盲。早晚被丟進歷史的垃圾堆。”
左宗棠不相信地正眼看著石達開,他也早有師夷以制夷的“宏偉”念頭,可是真比其人家說的來,那簡直不值得一提。這會是真的?
“哎呀,還有你左先生說的那個順天意,”石達開一撩王袍下襬,搭起腿來,“都說真龍天子坐天下。龍是我中華特有的產物,滿清陋澀之地會出龍?還什麼從龍入關。哈哈,可笑至極。左先生如果有幸,將來興許能見到下凡到天朝的真龍,我們天朝的安王、寧王兩位殿下。你說這是不是天意呢?怎麼,這麼重大的訊息,你們難道還不知道?”
“聽過謠傳。”左宗棠似乎不以為然。
“謠傳?難怪你們會打敗仗了。”石達開嘆口氣,“如此重大的事情,對你們來講只是個謠傳,呵呵,呵呵,實在是無法恭維。實話告訴你,為什麼石某的大軍要先打長沙?就是我們的安王殿下知道曾國藩在衡州練兵,而且還沒練好,此戰的目的,攻長沙在其次,徹底消滅曾國藩,給那些還對清妖抱有幻想的人敲個警鐘,才是主要的。”
他停頓了一下,看看臉色泛紅的左宗棠,“再告訴你一個訊息,曾國藩的幕僚章壽麟、李顯章兄弟已經歸順了天朝。李顯章兄弟已經開始主持湘鄉的縣務,而章壽麟將隨同石某參贊軍務,不能說我們不重視他們吧?”
左宗棠一愣。
胸有成竹的林海豐離開天京,乘船順江而下,抵達鎮江,東征的大幕拉開了。
江陰,一座不大的城市,然而,它的獨特地理位置,卻又註定了它的重要性。它位於天京和上海中間,長江在這裡變的最為狹窄,僅有兩公里多寬,形成了天軍水師進軍上海的瓶頸口。江陰,還是一個明末抗清的一個英雄城市,這裡的人民為了反抗滿清的剃髮政策,曾經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反抗運動,它的光彩之處絲毫不比史可法的揚州保衛戰遜色。
林海豐更忘不了這一點。江陰早在很多天之前,大街小巷就流傳開了許多的無頭帖子,帖子上寫著一個在老者們心裡知道,卻很少提及的名字,閻應元。還寫著他“寧願留忠發,不肯剃女幹頭,穿戴漢服死,不做旗裝奴”的夙願,和他臨終前一日,在江陰城樓上留有的一首絕命聯,“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江陰的百姓終於想起來了本來自己應當驕傲的東西,他們想起了在那八十一天的血戰中,閻應元與全城百姓同仇敵愾,擊斃韃虜七萬五千餘人,其中包括了三位滿清的王爺和十八位大將。那些有關閻典史的傳奇,成為最熱門的私下話題。長者們如數家珍地向別人講述著自己從自己長輩們那裡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