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望之不似人君(第2/3頁)
章節報錯
汀州等地民風彪悍、多出健兒,王閩國滅後,亦有大量豪勇之士畏罪,藏匿此等鄉間,聖人宜遣心腹重臣前往招募,定能得萬餘精兵。”
原來南唐攻滅王閩後,並未得到王閩的精華福州和泉州,這讓南唐上下極不服氣。
因此在靠近福州和泉州的建州(福建建甌)、劍州(福建南平)汀州(福建長汀)都屯有精兵。
另外正如韓熙載所說,建州、汀州和劍州三地條件艱苦,民風極為彪悍,王閩的精兵也多出自這幾個地方。
而王閩滅國也不是戰之罪,而是王氏兄弟和麾下將領互相殘殺,最後被南唐以國力給壓垮的。
所以韓熙載的提議是很正確的,李璟大喜,當即按照韓熙載的提議。
一面準備派人召出鎮為撫州昭武軍節度使的樞密使陳覺回師,一面準備派衛尉少卿潘承佑為天使,去往閩地招募健兒。
這潘承佑原本是王閩大臣,籍貫泉州莆田,為官清廉、敢於直言,在閩地聲望卓著,由他去閩地招募健兒,是合適不過的。
韓熙載隨後又提了幾樣在淮南組織防禦的策略,李璟都一一照辦。
而跪坐在李璟左下首的馮延己和潘岑互相看了一眼,眼神中都露出了不安的表情。
韓熙載是潛邸舊臣,與李璟相交十餘年,本身又有才學,好不容易才把他打壓下去,要是又被他翻了身,以後中樞怎麼可能還有他們的地位?
而韓熙載此時也還沒修煉場李煜時期的那個老油條,他看見李璟事事依從,又彷彿回到了當年在東宮時期兩人相得的時光,竟然又開始進言淮南之事。
“聖人明鑑,朝廷精銳喪失,得此數萬健兒,卻只能暫時穩住形勢。
但此次是我等先啟事端,周國怎會就此作罷,說不得還會南侵。
若要穩住淮南,取消博徵和軍田苛政,勢在必行,只有厚待淮南之民,才能阻周國鐵騎。”
韓熙載的話才出口,李璟的臉上就浮現出了為難的神色。
馮延己和潘岑兩鬼卻是雙眼放光,潘岑首先撲了出去,他戟指韓熙載罵道。
“好你個韓熙載,進言就進言,怎敢汙衊聖人和朝廷?
博徵與軍田,那是烈祖皇帝定下的安定淮南大計,你敢說是苛政?
若是沒了博徵,拿什麼給在淮南的禁軍發餉?沒了軍田,淮南之兵吃什麼?”
李璟深表同意的點了點頭,這個湖塗皇帝,他根本就不知道淮南的真實情況。
在馮延己等人的矇蔽下,從未了解過農事和民生的李璟,還真的以為博徵和軍田是在為了穩守淮南,這兩項對於淮南百姓來說,也只是稍有負擔而已。
韓熙載氣得滿臉通紅,潘岑能把這樣的苛政,說成安定淮南的大計,無恥的程度再次重新整理了他的認知。
可是韓熙載還沒出言反駁,馮延己又嘣了出來,他沉痛的對李璟說道。
“臣嘗聽人言,說韓叔言經常在府邸誹謗聖人,說聖人在淮南,每年得了三萬貫的內府錢,非是人主所為。
之前臣以為不過是以訛傳訛,但今日他竟然堂而皇之的汙衊博徵、軍田為苛政,足見傳言不假。
他韓叔言這哪是要厚待淮南百姓,他是要苛待聖人啊!
陛下萬乘之尊,在他韓叔言的眼中,竟然不如幾個黔首嗎?”
馮延己跳了出來之後,在淮南撈了好處的眾官,也紛紛出來指責韓熙載,說他汙衊聖人,心懷不軌。
李璟頓時臉色大變,韓熙載還想再說什麼,李璟已然憤怒的拂袖而去了。
馮延己得意的一笑,他已經把李璟給摸透了,這位天子看著威嚴,實際上色厲內荏,懦弱的很,而且耳根子還很軟。
在這種人面前,對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