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八剌沙袞(下)(第2/3頁)
章節報錯
分鐘,這三十來人倒下八九個後,又轟然崩潰了。
鼓聲再次響起,第三個方陣的波斯長槍手被軍令勒令著,從缺口處湧了進來,他們在後面,沒看清裡面的情況,結果一進來就傻眼了。
說好的長槍手對捅呢?怎麼對面全是弓弩手?
三十把上好弦的角弓弩對準了這些倒黴蛋,這麼近的距離,管你什麼甲,絕對扛不住接近三石力的角弓弩攢射。
放下長槍拿著弓弩的于闐宮衛一頓輸出,第三個方陣上來沒到兩分鐘,丟下了十幾具屍體,潰退了回去。
“殺啊!”敵人一退,于闐宮衛就緊跟著衝了出去。
第四波方陣的波斯人被自己人一衝,再被于闐宮衛一衝,沒有接敵就直接崩潰了,還連帶著引發了後面部隊的崩潰。
六七百甲士被幾十個于闐宮衛攆著屁股一頓猛打,丟盔卸甲滿地都是。
‘叮叮叮!’尖銳的金鐵聲響起,表示危險的紅色令旗也拼命的搖動了起來。
各個火長副火長開始約束自己計程車兵,把這些打的頭腦發熱計程車兵召喚了回來。
因為對面已經調來了大量弓箭手,特別是投石車也已經準備完畢。
一蓬箭雨傾瀉而來,幾個頭腦發熱的于闐跳蕩兵被射成了刺蝟,栽倒在了城外,大部分人還是按照指示,緩緩的後退進了缺口。
他們剛進來,呼嘯著的石塊就砸了過來,馬繼榮得意的一笑,邊招呼士兵躲避石塊,邊讓人去通知郭廣勝郭大郎。
這不過是波斯人在發洩憤怒而已,等投石機打‘累’了,他們就可以繼續修補東城了!
“傳我軍令!第三、第四方陣隊長以上軍官,皆斬!讓馬蘇迪再次準備精兵,這次再攻不進去,老子就要讓他自己上!”
阿里.杜拉夫眼中放出絲絲殺氣,轟開了城牆還打不進去,那還攻什麼城?乾脆退走得了!
不過,他也有些疑惑,這八剌沙袞,哪來的這麼多精銳甲士?
對於這種部落聯盟式的城邦,阿里.杜拉夫是很瞭解的,他們搞不到,也養不起這麼多精銳甲士。
就算甲冑是上次薩克圖退走後丟下的,但人呢?總不能人也是薩克圖的吧?
甲士可不是穿上盔甲就能叫甲士的,從古至今,甲士都是有傳承,需要有人言傳身教,自小訓練的。
比如如何分辨角鼓金鐵聲?如何排隊而進?方陣該怎麼打?偃月陣該怎麼站?如何多人配合?這些都是要有人教。
精通了這些,錘鍊了武技,天天不限量的米麵加上大量精肉練出身體,這樣的人穿上了甲冑,那才能叫甲士。
其中最精銳的,就是身穿幾層鐵甲,還能斷斷續續嗷嗷戰鬥幾個時辰的,就是精銳的鐵甲士。
這在任何國家,都是極為珍貴的存在,可以說叫戰略性武器,地位幾乎等於現在的洲際導彈和重型轟炸機。
目前這個世界上,除了當年大唐鼎盛時期,能用武學和規模龐大的軍事貴族階層養出二三十萬的甲士,再配上鐵甲以外,其他任何國家都沒有。
招之能來,來之能戰,這可是一個非常高的標準!
地裡拉起來的農夫,左右不分,進退失據,一有風吹草動就驚慌四顧,戰鬥三五分鐘呼吸就像拉風箱一樣,你給他穿上十層甲,他也不叫甲士。
所以歷史上的農民起義軍,在面對職業官軍的時候,才會那麼慘。
只有當官軍中的精銳也活不下去,或者處於搏富貴的想法加入後,農民起義軍才能成事。
這也是當年的高句麗,之所以值得隋唐兩代君主不停徵討,還發出了勿遺子孫憂也感慨的原因。
就是因為他們最少擁有數千這樣的戰略性武備,這讓他們壯大起來那還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