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城大約有六七里的距離,在整個中原來說,偃師城是極為罕見的多山地、丘陵的地方。

整體地勢南北高中間低,就只有這個尹洛水畔的尹洛河衝擊平原,地勢最為平坦,是非常合適打堂堂之戰的地方。

在拔除契丹人在尹洛水一線的砦堡之後,雍涼軍又修復了這些被火藥炸壞的砦堡,重新作為己方固守和修整的軍營。

就這麼大的地方打堂堂之戰,根本就沒什麼陰謀詭計和伏擊、誘敵等等的施展空間。

大軍還在慢慢進入戰鬥位置的時候,雍遼雙方的輕騎兵,已經在邙山和尹洛河之間,狗鬥快一個時辰了。

只不過張昭這次沒讓義從驍騎為主,他派出去的,是各鎮的驃騎兵。

義從驍騎的訓練和裝備還是差了些,就遮蔽這麼大點的地方,沒必要讓他們為主徒增傷亡。

雙方的陣型都差不多,都是結成一個個的小方陣,然後再用小方陣組成大方陣,乃是兵書上記載的基本陣型,八卦陣。

所謂八卦陣,實際上根本不是個蚊香盤那種佈陣法,也不是聽起來就很玄乎的什麼奇門遁甲、九宮八卦陣雲雲。

這玩意,實際上就是個以八卦方位為名,方便主帥掌握各處兵將多寡,從而調動軍隊的陣法。

所求的,不是八卦的樣子,而是以八卦標識方位,方便指揮。

說的通俗點的,我們可以把它帶入到後世鐘錶標識方位法,比如乾卦就是十二點方向,坤卦就是六點方向等等。

這樣的好處,是傳令兵在傳令的是時候,不至於瞎幾把傳些離譜的玩意出來。

比如說主帥讓東北的一個營出動,傳令兵緊張之下,有可能聽成東和北的一個營出動。

而用上了八卦表示方位,他總不能把乾卦聽成坤卦。

而且這八卦的組合多樣,標識的方位,遠比東南西北準確、細緻的多。

同時在鼓聲上,可以把特定鼓聲,規定為掛的特定意義,這樣也更容易傳遞清楚。

還能透過敲擊的長短聲讓前線軍官提前做好預調整,等傳令兵一道,雙方一驗證,就可以做出改變。

所以,雍遼雙方,就在偃師城外,擺出了一個聽起來挺玄乎,但實際上一點也不玄乎,就是要求主帥方位感強,數學過關的大陣。

在這一點上,經受過後世系統性訓練的張昭甩了耶律德光幾條街。

光哥還要靠身邊的軍官和侍衛幫忙,才能掌握這幾萬大軍,張大王一支筆,一張紙,幾個傳令兵就搞定了,效率超出了光哥好幾倍。

“讓蠻熊上!先給對面的北虜一個下馬威。”陣型擺好,張昭先就準備給契丹人來個熱鬧的。

聽到張昭如此說,身邊的侍從軍校把手中小旗一揮,一面立於主帥身邊的大鼓,立刻就被敲響了。

聽到鼓響,山坡下一個傳令兵立刻飛奔而出,緊接著,立於各軍周圍的大鼓,也開始敲響,鼓聲兩長兩短,代表了蠻熊所在的方位。

傳令兵的腦海裡,就印著一張八卦陣的方點陣圖,這是最基本的要求。

在張昭這邊,傳令兵三日一小考,七日一大考,各種陣型方位,要是記錯了,那是要挨板子,嚴重還要降職的。

蠻熊在聽到鼓聲的時候,就開始披甲,一層環鎖鎧,一層布面鐵甲。

還要在胸口拴了一個鍋蓋大的護心鏡,頭上的兜鍪、頓項、面甲那可是一點也不少,

做完了這些,這頭笨熊才手持一柄陌刀,揹著一張神臂弓,腰懸胡祿,如同魔神在世一般,扛著一杆超大的大旗,往前走去。

而在他身後,一個精心挑選的輔兵手持一杆極長的長矛,矛頭上插著一個已經看不出是否髡髮的風乾頭顱。

蠻熊走到兩軍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