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伐蜀的前奏(第2/4頁)
章節報錯
繼續讓耶律牙裡果再掌握一段時間。
現在經過大半年的相處,這些契丹人都放下心來了,耶律和已經能夠完全掌握部族。
於是耶律牙裡果就上書給張鉊,表示他可以將部族交給耶律和,但是不想去神都洛陽去居住,希望張鉊能同意他到太原府長住。
張鉊皺了皺眉頭,很明顯,耶律和還是沒有完全掌握住局勢,所以耶律牙裡果才想呆在太原。
倒不是說他有什麼二心,這麼三四萬人也不可能翻的起什麼浪來,但是能有三四萬人供驅使,怎麼也比到神都洛陽只能關起門來當富家翁好得多。
“不許!派中使去告訴耶律牙裡果,讓他趕緊南下。他媽的,什麼阿貓阿狗都要和老子講條件了!”
張鉊第一次罕見的爆了粗口,誰叫他這幾天正憋著火,耶律牙裡果又撞到他手上了呢。
這傢伙當年被後唐莊宗扔在太原看宮門,屁都不敢放一個,現在自己給他了這麼多好處,竟然還指望能控制那幾萬部族,繼續當他的契丹小王,真是腦子抽了。
中使就是直接由宮中派出的使者,以前多為宦官,張周則大部分是中書省的屬官。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方便,不用經過外朝討論就能出發。
當然效力也沒有正式天使那麼大,別人聽與不聽,還要看皇帝對他的掌控力。
想了想,張鉊又將隨他一起到關中的兵部尚書,參知政事魏仁浦召了過來。
張鉊這次入關中,將外朝的馮道、薛居正、魏仁浦等官員也帶在了身邊。
等魏仁浦到了之後,張鉊一改臉上的怒氣,笑呵呵的和他商量命閻晉出兵去征討河東吐谷渾把這些傢伙遷到燕山周圍去,以及準備設立安東行省的事情。
張鉊的內朝中書省鸞臺在軍事上只管親軍和禁軍,閻晉身為河東行省平章,當然要在一定程度上服從外朝的管理。
出動軍隊征討石、嵐等地的吐谷渾,也肯定不可能只調動禁軍,所以必須要樞密院下令才能符合規矩,還是要走一下外朝程式的。
魏仁浦對張鉊的滿臉笑容倒是一點也不驚訝,天子就是這樣,很講究規矩。
在中書省職權範圍內的,直接就乾綱獨斷了。但是對於牽扯到外朝的事情,還是很注意準備朝臣們的權力和意見。
自然的,皇帝都如此好脾氣了,魏仁浦當然不會跟張鉊頂著幹。
這可不是明中後期,文官們敢為了邀名買直故意來跟皇帝對著幹,五代的文官哪有那個膽子。
於是魏仁浦當即按照張鉊的要求,立刻率隨員返回東京開封府,去找留守的大臣們,商議征討河東吐谷渾和設立安東行省的事情去了。
。。。。
張周紹明三年,公元948年二月十七,張鉊在關中又呆了半個月後,河東防禦副使何福進,率鎮守太原以南的禁軍昌國鎮三千人,以及閻晉調撥的瀚海鎮一個營趕到關中。
昌國鎮本就是由關中義從組成,張鉊調遣昌國鎮三千人去太原以南的晉州等地鎮守以後,又在關中重新建立了新的昌國鎮。
而河東的形勢,在閻晉寬柔並濟的治理下,迅速變的境內大治。
唯一還有不和諧的地方,也就是石州、嵐州等地遷移吐谷渾人引起了一定的騷亂。
但這些傢伙只需要少量禁軍配合河東的衛所軍和各府州縣的義從健兒,就可以解決了。
所以太原以南諸府州縣長時間囤積數千禁軍,就顯得毫無必要。
命何福進到關中,也是張鉊仔細思考過的,因為他需要一個經驗豐富的大將主持對漢中的進攻。
於是張鉊將何福進帶回來的河東昌國鎮禁軍改稱興慶鎮,用唐時三大宮之一的興慶宮為他們命名。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