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天策忙帶著幾個侍衛把周圍清理乾淨,然後退了出去,不打擾張昭的思考。

按照現在的情況來說,安審琦剛到長安,一切都還沒有徹底理清。

李從曮和康福等人聽他的號令,也不過是賣個面子和要搶奪一些好處而已。

他們肯定還沒達成合作協議,也只是想把自己逼走,沒有到千鈞一髮的險惡時刻。

但是,如果繼續按照這麼下去的話,那就很難說了,畢竟歸義軍擊潰了亂兵,得了大量甲胃、兵器、騾馬,抓了幾千俘虜。

這在這個時代的武人看來,這些都是安身立命的寶貝。

一旦他們起了覬覦之心,達成了分贓協議,說不得就要上來撲咬。

所以必須要在現在就做出決定,是去是留,是打是和,都要迅速決斷。

張昭一個個開始分析了起來,首先是長安的晉昌軍,他們被亂兵暴打了一頓,早已心驚膽戰,張昭能野戰全殲亂兵,量他們也沒那個膽子敢上來討打。

而且安審琦剛入長安,不可能這麼快就掌握晉昌軍,那這幾千人,就可以暫時不用考慮。

對於華州鎮國軍來說,節度使趙匡贊實際上還是個毛頭孩子,此君生於923年,現在才十四歲。

他母親是後唐明宗十四女興平公主李氏,祖父是大奸人盧龍節度使趙德均。

就是那個想跟石敬瑭搶著當漢奸,但下限稍微高了一點,導致失敗的倒黴蛋。

趙匡贊父親趙延壽此刻已經投靠了契丹人,深得耶律德光的寵信。

趙匡贊雖然自幼聰慧,十歲的時候,後唐明宗李嗣源就賜他童子科及第,歷史上看也還是有些手段的。

但目前實在太小了,就是在華州鎮國軍節度使任上,也還是靠父祖留下的盧龍牙兵牙將扶持。

張昭猜測,他的兵權現在肯定被安審琦給拿走了,控制西渭橋也一定是安審琦的安排。

不過趙匡贊現在身份非常尷尬,父祖都跟石敬瑭有恩怨,而鎮國軍的主力就是那些盧龍牙兵牙將,這是趙匡讚的立身之本。

所以趙匡贊可以為安審琦所用,但一定不會無底線聽命。

至於秦州雄武軍節度使康福,這位怎麼說呢,也是代北三部出身。

不過他不是沙陀人,而是康國粟特人出身,那個在胡人中也講出身的笑話,就是康福貢獻的。

康福生於唐僖宗中和四年(884),現今已經五十三歲了,年輕是雖然也是弓馬嫻熟的勇將,可到了目前,已經沒幾年好活。

想來最大的願望,應該是回中原去養老,加上他的雄武軍只有八千人,應該不會跟張昭爭鬥。

那麼,安審琦可以利用的人,就只能是鳳翔節度使、歧王李從曮。

這位爺,那可就是我張司空的熟人了,這傢伙是那位諡號非常滑稽的歧忠敬王李茂貞之子,時人說他性柔和、無節操、好為佞。

十幾年前後唐建立後,李茂貞入朝投降,李從曮於是被任命為鳳翔節度使留後,後來莊宗又趁他到洛陽晉見機會,把他給扣押了。

但興教門之變後,李從曮靠賄賂討好明宗李嗣源的皇后,順利得以返回鳳翔。

但李嗣源很快後悔,就又把自己的養子,也就是後唐末帝李從珂封為鳳翔節度使,讓他看住李從曮。

再到後來,李從珂被逼在鳳翔城頭上大哭,說動前來討伐計程車兵們倒戈,李從曮趁機奉上財貨相助李從珂,李從珂遂任命李從曮為鳳翔節度使。

李茂貞的後人,自此得以繼續盤踞鳳翔。

到了石敬瑭建立後晉,李從曮在鳳翔經營數年,地位已然穩固,石敬瑭也沒什麼好的辦法。

李茂貞父子經營鳳翔幾十年,上上下下都是他們的人,儼然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