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大唐建中(第2/2頁)
章節報錯
乾的使者隊伍來的太巧了。
而且理由也稍微有些誇張,三千貫的財物,這可不是一筆小錢,足夠裝備接近五十人的甲士了,就為了幾十個僧人,這個僕固奉恩捨得出這麼多錢?
不過伊蒂哈德倒是沒往摸情況探路這方面去想,因為這沒什麼意義。
疏勒城築在高崗上,南靠高山,東有水深且水流又急的護城河,西面是一片亂石灘,隊伍根本展不開,要進攻,只有寬闊的北面這一片平原可擺開大軍。
所以于闐人根本用不著來摸情況,直接擺開打就是了,而且於闐人前後圍攻了六次疏勒,早就對這裡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沒必要派人來打探。
可惜了,可惜伊蒂哈德不知道這世界上已經有了黑火藥這種東西,他要是知道有可以爆開疏勒城牆的黑火藥,那麼他就一定知道張昭為什麼要了解城內情況了。
因為這可以極大方便張昭選擇挖地道的爆破地點,還可以讓張昭直接把爆破點選在最為重要的地區,只要炸開缺口,就可以直接衝進來控制住總督府的那種。
“你確定那個副使確實是喝醉了失言,而不是故意用言語引你們上鉤?”
伊蒂哈德一點也沒懷疑‘僕固奉恩’或者他手下的重要人物,有本事帶著財物來到伽師城附近,因為這是安西,不是國境線分明,勢力範圍清晰的中原。
在安西,不管是高昌回鶻汗國還是喀喇汗國,都是一個遊牧氣息非常重的汗國。
雖然伽師是在喀喇汗國的統治下,但也就是伽師城的大小首領聽從布格拉汗的驅使而已。
這些下面的首領都搞不清楚和高昌回鶻的具體國境線,就更別提疏勒的汗國上層了。
而且高昌人到喀喇汗的地盤上游牧或者定居並不罕見,同樣的喀喇汗人也有去高昌的例子,對於遊牧民族來說,國土這個概念,還比較模糊。
“尊敬的總督,我敢肯定那個副使就是喝多了,因為我們看著他在兩個時辰的時間內喝了最少兩甕紫酒,沒人能喝這麼多酒不醉的。”
在食鋪中堵門的壯漢堅定的搖了搖頭,尋常人兩三碗就醉的紫酒,那副使喝了兩甕,要知道一甕最少可以倒四大碗的,整整八碗,不可能不醉。
不過他的判斷觸及到了伊蒂哈德的盲區,這位總督大人是個嚴格遵循天方教教義的狂熱教徒,他是不喝酒的,所以根本無法判斷兩甕紫酒是個什麼概念。
想了一下之後,伊蒂哈德衝旁邊的文官招了招手。
“去把總督府侍衛中最能喝酒的找十個來,賞賜他們每人兩甕紫酒和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