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使地盤上各族遊牧民,以及少量被吐蕃人從高原上帶來的各部族人。

這些人屬於徹底的被統治階層,只不過高昌回鶻的統治,到底還是比玩****奴隸制的吐蕃,要溫和的多,是以這部分部眾在幾十年內,差不多都已經回鶻化。

他們自備武器甲胃和戰馬,僕固家的大汗只需要供應他們日常的糧草,也沒有餉銀,獲利基本就靠得勝後的賞賜和劫掠。

此次頡利毗加,大約徵召了這種武裝牧民一萬五千人左右。

薛歸忠飛快的爬上赤亭峰上的哨塔,一邊不斷報出資料,一邊讓塔下的楊歸忠記錄。

新龜茲的楊、鄭、薛三家人,到現在還是保持著他們的取名方式。

以歸為排行的後人,就是當年被張昭帶回來的楊守禮他們的下一輩。

楊守禮他們這輩人,大多受制於艱苦的環境,無論是習武還是學文,都沒有幾個出挑的。

大部分人現在都在涼國各州縣做一些左貳官和小吏,能去一個縣做縣令的,就算不錯了。

軍隊中也一樣,新龜茲三家安西軍後裔,基本都是小軍官,還不屬於精銳部隊。

唯一在軍中職位還算高的,反倒是當初跟魯三郎他們一起,被喀喇汗國當做古拉姆培養的幾人,現在發展的不錯。

不過守字輩的不行,歸字輩的倒是不錯。

他們一直都是被張昭親自收攬培養的,有時候張昭還會親自給他們上幾節課。

十七歲的薛歸忠和楊歸忠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兩人統計完了資料,就飛速的去彙報給城頭的馮暉了。

馮暉讚賞的看了兩個小子一眼,為將者,點兵可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

“這頡利毗加還是真看得起我們,你看,足足來了三萬人!”馮暉笑著對身邊陳輝耀說道。

陳輝耀也在觀察著遠處的軍容,他邊看邊說。

“昔年某父親在世時曾對某說,烏母主可汗四子,皆無人君之相,唯三子略有識人之能,卻喜奢靡好排場,果如此言!”

馮暉聽完哈哈一笑,“令尊還真是慧眼如炬,我等剛到此地,這頡利毗加並未打探清楚,就起傾國之兵而來。

還一路錦衣寶馬,區區一個戎胡豪酋,排場擺的跟始皇帝出巡一般。”

說完,馮暉把臉一肅。

“傳我將令,郭廣成、陳輝明各帶五百騎兵為左右翼,吳繼興、頓珠、蠻熊三將各帶六百人為中軍,披甲出城,該輪到我們去試一試這高昌軍的分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