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其後為吐蕃攻陷,商路不通,時日漸漸艱難,若是此次能平定亂局,使天下人都知道涼州已歸於國家,昔日盛況,若能恢復幾分,定然是河西百姓之福。”

張昭彷佛是怕武鷹兒不信一般,還仔細的解釋了一番,而且這也確實是他此次出兵,想要達到的第二個效果。

吐蕃攻陷涼州後,別說中原之人,就是邊境渭州之民,也不知道涼州的狀況。

不瞭解,中原的商賈,除了河西的粟特人外,基本就不考慮往這邊來。

張昭辛苦打造的絲綢之路小迴圈,到了涼州,就不怎麼循的動了,這怎麼可以呢?

所以,藉著這場平亂之戰,讓涼州重新回到天下人的眼中,把它從中原人心中屬於域外被胡人佔領的地方,變成漢人自己的地方。

這樣不管是商人還是其他人,才敢到涼州去,也才有利於張昭從中原招募才學之士到涼州。

這番話,八真二假,頓時就讓武鷹兒信服了。

原來張司空想的,比他格局還大,竟然想大興商路,使涼州歸國。

如此說來,歸義軍肯定是要在天下人面前,樹立一個好形象的,那他們就安全了。

“司空果然是國家忠臣,僕這就進去勸說王鎮將,我等團結一心,定能早日替朝廷平定叛亂!”

武鷹兒稍微有些感慨,在這個時代,張昭這樣的人,真的不多了,哪怕就是能說出這幾句話的,也不多了。

張昭則目送著武鷹兒進入王家塢堡後,臉色立刻就沉了下來,他將郭天策拉到一邊。

“這武鷹兒和王鎮將,必然有合謀,你去把那幾日從城牆下縋下來,願意投靠我們的渭州兵卒都找來,我有大用!”

哼!張昭在心裡冷哼一聲,這王鎮將還挺會收買人心,恐怕過不了多久,渭州城就要傳說是王鎮將苦勸張司空,救下全城人了。

可惜在王鎮將看來,這不過是件挾裹民意以求自保的小事,卻深深犯了張昭的忌諱。

民望這種東西,看不見摸不著,一般人,一般時候,也沒多大的用處。

但對於想要入主中原的張昭來說,那用處可就大了,你一個小小鎮將,來和張司空搶民望,你不死誰死?

而且張昭在渭州修整一番後,肯定要再次出兵去平亂,這樣一來,渭州又成了重要後方基地,留王鎮將這種有‘民望’的人在,張昭怎麼放心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