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章 我們也曾敢去那天下闖一闖(第2/5頁)
章節報錯
而興奮。
恰在此時,王氏族人正在拼盡全力尋找的身影終於出現了,那是一個穿著火紅色櫜鞬服,腰挎橫刀的壯漢。
大郎、大哥兒、大郎君、大哥哥、大伯的尖叫聲、歡呼聲此起彼伏響起,王家人又蹦又跳,頓時吸引了壯漢的注意力,他也大聲呼喊著脫離隊伍跑了過來。
王家人這才注意到,王大郎的手上牽著兩跟繩子,繩子正套在兩個崑崙奴的腰間,崑崙奴的背上,還各揹著一個大包。
還隔著十幾步,王大郎就要跪下下拜,不想王翁把手杖一扔,爆喝一聲:
“無禮!汝身為國家勇士,身著戎裝,豈能隨意下拜!”
在張周,櫜鞬服已經從單純展示勇武、表達忠心的禮服演變成了軍服的一種,性質有點像後世的軍禮服。
在張周,按律身著戎裝之時,皇帝親臨也只是單膝下拜行禮,要跪拜父祖,需要除掉戎裝才行,因此王翁才大喝一聲提醒。
聽到曾祖父的大喝,王大郎也反應過來了,他團團一個肅揖禮,“阿翁、大人,某戎裝在身,就不能全禮了。”
眾人這才圍了過來,王大郎一個眼神,兩個崑崙奴就把背上揹著的布包裹放下開啟。
嚯!當即就有人驚撥出聲,原來這大大的包裹中裝滿了各種珍寶。
叮噹當一陣脆響滾落的,是一隻閃爍著暗色金光的黃金酒杯,杯身還鑲嵌了碧綠的寶石。
嘩啦啦掉落的,是兩串華光內斂一看就很值錢的珍珠項鍊。
其餘金塊、銀幣、犀角、鼉皮更是鋪滿了一地,王大郎又從懷中掏出一雙用紅綢布包裹的象牙箸,他高高舉起遞給王翁。
“阿祖,此乃佔婆國丞相珍藏的象牙寶箸,用之有延年益壽之功效。”
王翁接過重孫子遞過來的象牙寶箸,摸了摸箸頭包裹有饕餮紋的嵌金,張開沒牙的嘴大笑道:
“已至耄耋之年,還要延年益壽,豈非要活百歲?”
笑著,王翁眼中,露出了傷感之意,“昔日吾東城王氏有丁壯三十餘,今獨餘吾一人留有後嗣,兄弟們叔伯們皆因刀兵災劫之禍而亡其後。
吾能獨活至此,乃是聖人蕩平逆賊,使天下太平之恩。
是要多活些年,不然豈不辜負聖人之仁德!”
王翁的話引起了洛陽百姓廣泛的共鳴,是啊,自從大朝末年起,特別還是莊廟李存勖在興教門上殞命後,二十年間洛陽大的劫難就遭遇了七次,小的兵災多不勝數。
但自945年,紹明聖人進入洛陽、定鼎中原開始,這十年間,沒有發生過一次武人害民之事,基本上保持了政治清明,文臣武將、勳貴豪商大體上也是規規矩矩的。
若說幾年前,百姓們對於這種安定還有些患得患失,因為朱梁和後朝,也不是沒有幾年安穩日子,哪怕是偽晉,那也有幾年沒怎麼折騰。
但到如今,天下太平已經十年,不但金甌無缺,就是丟失幾百年的日南,不曾臣服的新羅和倭國都已經服膺。
所有人在這一刻,似乎突然發現,離亂之世已經過去,太平日子,是真的到來了。
大軍回朝,當然少不了蹈舞拜謝,說起來,這張周和前面的李唐,還真有點藕斷絲連的感覺。
張周的很多文化和制度和習慣,基本都是脫胎李唐。
當然,這不是燕賊之亂之後的李唐,而是之前的那個李唐。
鼕鼕的鼓聲,在城市的上空響起,回朝的大軍身著櫜鞬服山呼起舞。
朱雀門上,張皇帝也帶著自己的兒子們來了,足足十三人,都是八歲以上的。
十三個皇子簇擁著張鉊,張鉊手持羯鼓,也跟隨者鼓聲,就在朱雀門上,跟皇子們一起蹈舞,以此表示對英勇將士們回家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