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和凝、範質、張希崇等人也是有什麼想法了。

想到這,張昭也覺得,後面還要掃清遼軍數萬餘孽等大事等著他去辦,而且追擊敵人這樣的活計,似乎也不該是他這一國之君做的了。

於是,在李存惠極度渴望的眼神中,張昭把他喚到面前。

“以李存惠為充討虜指揮使,瓊熱多金、黃英達、泛順、折逋嘉施、嶽騷奴、沉念般、趙延進、陳廷驍為副,立刻組成討虜軍,精選五千騎,克復東京,拿下滑州白馬渡浮橋,即刻出發。”

公元九四五年,十月初三,雍遼雙方共十一萬大軍,決戰於洛陽東的偃師城下。

契丹六萬大軍,在鏖戰兩個半時辰後,全軍崩潰,被斬首一萬一千餘級,俘虜兩萬八千餘。

契丹精銳屬珊軍全軍覆沒,左右皮室軍僅僅逃脫數千,部族軍以及奚人、渤海人、漢人軍團也全軍覆沒,晉軍降卒陣前反戈。

新成立的遼國,自皇帝耶律德光以下,小將軍以上勳貴將官被殺者上百,丟棄甲械、戰馬、糧草、金銀、布匹堆積如山,不可計數。

張昭坐鎮洛陽,指揮各軍追擊,以雍涼鐵騎的速度,看起來是沒幾個人能逃脫了。

大河以北僅存的契丹高松部,則毀壞浮橋,不知所蹤。

這一戰,雄踞於遼西、塞北的契丹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打擊,日後還能不能存在,都是個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