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軍使是我們粟特人的大汗啊(第2/5頁)
章節報錯
張太保嫡系血脈,眼光長遠、有勇有謀更兼脾性堅毅。
最很重要的是,此人有仁義之風,某些時候看起來有些迂腐,少了些少年英雄的豪氣,不夠爽利,但跟著他,卻是最為心安。
涼州嗢末,實際上與安西軍後人,河西軍後人一樣,都是淪於胡塵的大唐軍民後裔。
朝廷西來之人往往無法理解這份苦難,是以自張太保七十年前收復涼州後,無人撫慰嗢末各部,使之歸唐,以致造成如今的險惡局面。
但張二郎一定感同身受,若說還有誰能將嗢末六番甚至河湟谷地這數十萬嗢末人化胡歸漢,一定是此人!”
裴遠說的兩眼放光,這其中每一項描述,都是他內心的實際感受。
特別是稍有迂腐這一項,他感受最深,當初他力勸曹元德誘殺張二郎,然後又把訊息透過於闐天聖公主告知張昭。
他滿心以為,張昭知道曹元德已有誘捕他之意,一定會直接提大軍來打敦煌,到時候他再聯絡天聖公主等裡應外合,賣了敦煌城謀個進身之階。
結果他萬萬沒想到,張二郎為了所謂不再流血,竟然萬金之軀以身犯險,搞得他不得不臨時改變策略拿涼州說事,還差點沒被張二郎一陶罐子砸死。
不過現在想來,確實有些迂腐,可讓人放心啊!
跟著這樣的君上,總不用擔心什麼時候惡了他就性命不保,只要是幹事,總有一分富貴可享。
劉少宴則有些目瞪口呆看著裴遠,對於這個從中原跑來的高門子弟,劉少宴還是有些瞭解的。
雖然有大才,但是為人總有些世家子弟的傲氣,可以說是渾身充滿優越感,他可從來沒有見過裴遠這麼推崇一個人。
“劉翁,如果這張二郎真的如同裴舍人所說,不!他只要有他曾祖太保公七成的本事,咱們也就可以下注了!
我姑臧李氏世居涼州幾百年,總不能就敗子我這不孝子孫手裡吧?
嗢末各部繁衍日眾,早就盯上我們手裡這幾十萬畝良田了,本來指望李留後,可誰知道,唉!
他連我這個叔父都不肯庇護,只想著撈足了,就跑去東都逍遙。”
李簡厚一臉的失望,涼州留後李文謙是他的族侄,本來他是指望這個族侄能團結一些人,繼續壓制住嗢末六部,至少要給姑臧李氏留條後路的。
結果呢,人李文謙早就放棄姑臧李氏了,只想著走通朝廷的關係,離開這個眼看就要胡化的河西大城。
劉少宴左看看右看看,各家族長耆老都衝他輕輕點了點頭。
“既然如此,裴舍人就和某,一起去見李留後吧!再讓他這麼搞下去,咱們大家都要沒有活路了。”
李文謙此時也在等著裴遠回來,這位後唐朝廷冊封的河西節度留後兼涼州刺史,早已對涼州失去了希望。
幾年前,他與涼州眾人趁前留後孫超病重的機會將其殺死,奪取涼州大權後,也是想振作一下的,但沒過多久,這位李留後就棄療了。
原因很簡單,涼州漢民不過兩叄萬,涼州城周圍的嗢末六番卻有二十幾萬。
如果算上蘭州以北和河湟谷地的嗢末部,起碼有六七十萬,這樣恐怖的人口差距,直接就讓李文謙絕望了。
在那以後,他的計劃就已改變,不再是試圖與涼州漢人一起統治這個河西都會,也不是要把傳承了一千多年的姑臧李氏延續下去。
而是自己趕緊大撈特撈,然後向東都的朝廷買個官,隨便去哪,能當個富家翁,不用在這裡被胡人亂刀砍死就成。
“是玉英回來了嗎?劉翁若是無事還請稍等,我這有件玉器拿不準,讓玉英先幫我看看!”
李文謙個子很高,至少有六尺高,也就是一米八五左右,雖然大肚腩已經很明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