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入長安,興大唐(第2/3頁)
章節報錯
守節的前面,對著張昭說道。
“天王所言沒錯,石氏名為天子,實乃逆臣。豈有中原天子是契丹胡虜冊封者?
石氏立國十年,也未有半點恩惠灑向關中父老,那還提什麼為石氏報仇,我看不如迎立大朝許王入城。”
李壽齡話一出口,周圍眾人都嚇得倒吸了一口涼氣,雖然大家都知道你是大朝宗室遺老,但也不用這麼勇吧?
涼王五萬大軍圍著長安,你去說迎立後朝宗室,這不是自己找死嗎?
結果出乎所有人預料,張昭竟然贊同的點了點頭。
“諸位來的正是時候,昔年後朝明廟駕崩前曾說,諸子年幼,恐社稷不能儲存,後世誰可儲存大朝家廟,存其子孫者,當可承大朝之德。
某家與明廟,有兄弟之親。也正有歸於大朝,興義兵驅逐北虜之意。
今許王至某軍營,言及此,願拜某為義父,助他報家國大仇,諸位既然來了,就權且做個見證。”
明廟皇帝什麼時候說過這話?眾人都驚呆了。
這資訊量,也太太大了吧!
大到安守節都無暇考慮自己與石重貴是近親,日後該怎麼辦等事。
一眾人等,極度震驚中,稀里湖塗地就被帶到了已經佈置好的認義父現場。
儀式等安守節和李壽齡等人一到,立刻也就開始了。
在全體涼國文武以及長安城代表的見證下,李從益於高臺之上,向張昭獻了三件禮物。
其一是其父李嗣源的兩方寶印,這雖然不是玉璽,但也有不同尋常的意味,可真是李從益壓箱底的寶藏了。
第二件是以前李嗣源在世時,宮內尚宮局司衣房製作的龍鳳赭黃袍,這也是真正的黃袍,還是李嗣源沒有穿過的。
第三件,就是李從益親自書寫的,願拜張昭為義父,並請義父為她報家國之仇的血書。
呈上這件血書的時候,李從益只覺得指頭生疼,因為這血書可不是作假的,是他真的劃破自己手指頭,將鮮血和在墨中書寫的。
三件禮物呈上,李從益當著後唐武帝李克用、明宗李嗣源的神主牌位,當即三拜,稱呼張昭為義父。
張昭也不客氣,受了李從益三拜之後,也送了李從益三件禮物。
其一在長安與洛陽,按照王爵應該享受的待遇,各建府邸一座,作為李從益的居所。
其二,賜涇州、渭州良田六萬畝,並民戶一百五十戶,作為李從益祭祀前唐加後唐二十三帝的封地。
這可不是食邑,而是可以一切事務都由李從益做主的實際封地。
最後就是財貨上面的封賞,白糖、冰糖、錦緞、帛布、馬騾等加起來價值在兩萬貫以上。
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張昭得到了大義。
李從益也是心裡懸了十年,一直擔心會什麼時候被人殺死的石頭,終於落了地。
還獲得了差不多總計有五萬貫的財貨,算是賺麻了。
看到了張昭這些操作,長安來的眾人終於明白張昭是想幹什麼了。
這位天王你還真不能說他不是忠臣,因為他竟然是想在長安豎立起大唐的旗幟,用大唐的名義去東進逐走契丹人。
此刻,李壽齡再次拜倒大呼,“京兆府本就是大朝京城,長安之民千百年來,無比期望大朝能再回來,庇護我等百姓安寧。
天王既然受了明廟皇帝存亡就絕的重託,當即刻入長安,號召天下豪傑,討伐契丹。”
“請天王入長安!”
“請天王入長安!”
“請天王入長安!”
這三聲大吼可不是別人在吼,而是張昭麾下文臣武將乃至士卒在大吼。
張希崇、範質、和凝三人也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