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契丹完蛋了(第2/4頁)
章節報錯
帳軍,是唯一沒有經歷偃師城大戰,還保持了完整建制的契丹軍隊,因此對張周軍隊的畏懼沒有那麼深。
。
。
張鉊猜的不錯,當明白突襲的周軍不多之後,高松還真有點上來試一試的感覺。
不過隔著一條淺淺小河的高松所部,還未渡河就遭到了章西豹二百騎的強力阻擊。
章西豹等人藉著小溪來回拉扯,不斷騷擾高松所部,人多就走,人少就一擁而上,高松派了幾波輕騎,都奈何不得章西豹等人。
於是感覺到張周騎兵不好對付的高松乾脆發了狠,留下六七百騎兵專門與章西豹他們狗鬥,自己則親提大軍往契丹主帳而來。
因為他知道,大營雖然已經處在崩潰的邊緣,但皇帝耶律阮和大詳穩耶律屋質以及蕭翰等人,一定會想辦法突圍的。
這倒不是高松有多麼忠誠,實在是被逼的沒辦法了,他們在擁立耶律阮之後,已經把述律平和耶律李胡給得罪慘了。
沒了耶律阮這面旗幟,他也一個渤海人,根本壓制不住手下的契丹兵將,恐怕只需要述律平一封手令,他就會被手下人綁起來。
六千人往大營走了不到三里地,倉皇逃命過來的潰兵就給高松帶來了耶律屋質和蕭翰的死訊,當然也有說皇帝已經戰死的。
高松立刻召集他兩個兄弟和一票渤海、女直軍官商議,他現在連麾下的契丹軍官都信不過了。
事情剛一通報,一票被高松提拔起來的渤海、女直軍官,就鼓譟著建議高松立刻遁走,帶著大家回遼東去。
其實契丹現在並未徹底穩固原渤海國故地,要知道渤海末王大湮撰,可剛去世沒幾年,渤海人深受契丹壓迫,心裡還是很懷念的渤海國的。
而由於地位的急速下降,生產資料被契丹人所奪,很多渤海人又回到了位於後世遼東和吉林的深山中,與女直人開始混居,兩部共同面臨契丹的壓迫,因此還比較團結。
高松回到遼國後,更開始刻意吸納渤海和女直人,將不能掌握契丹人都排擠了出去,因此他目前控制的六千人中,渤海和女直多達三千以上。
張鉊沒有北上的時候,這些人就希望高松帶著他們返回渤海故地,迎回渤海大氏王族,恢復渤海國。
“不可!”高松的從弟高牟制大聲的反對道。
“此去遼東,千里迢迢,還必須要經過耶律李胡的地盤,遼東現在是何情況,咱們也不知道,可謂無根之浮萍。貿然東歸,稍有不慎就有傾覆之險!”
高松一向看中這個從弟的才智,聞言把手一揮,“那依你之見,當如何?”
高牟制把手一拱,“統軍,請留五百軍在此,收攬潰兵,特別注意收攬非契丹族兵將,統軍則親自領兵去救皇帝。
若是皇帝尚在,咱們就挾皇帝退到中京道和上京道去,以後不管是自保還是賣給紹明天子,都能由我決定。”
高松點了點頭,“若是皇帝真的遭遇了不測,又該如何?”
“那咱們快速返回幽州,殺了趙延壽,搶了大皇子。帶上幽州漢人的財富,奉大皇子為主,也退往上京道,以奇貨自居。”
這個時候,歷史上的耶律阮的三個兒子中,遼景宗和耶律賢和甄皇后所生,受盡折磨的耶律只沒都沒出生。
只有連名字都沒留下的耶律阮長子還在,由趙延壽輔左留守在幽州。
同樣在原本歷史上,耶律阮和趙延壽和睦了一段時間後,很快就不對付了。
那是因為耶律阮想要以契丹的南院大王官制,奪走趙延壽在燕雲一帶的所有權力,抹去趙家在盧龍軍和幽州的影響力。
但在這個時空,契丹在中原大敗如此之慘,不管是耶律阮還是趙延壽,都沒有了內鬥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