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來和契丹人爭奪黠戛斯諸部,就是因為契丹人收縮了在西邊的武力存在。

這契丹人,比起匈奴和突厥,還是不一樣的,前者是純粹的草原民族,所以能控扼整個大漠。

但是契丹人以漁獵民族起家,草原民族的屬性不足,沒有掌控整個大漠的能力,於是就必須要側重一個方向。

最終他們在耶律德光的帶領下,選擇了南下做個北朝,而且還也不錯,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功。

不過就在信要寫完的時候。張昭想了一想,還是準備又加一條。

因為去年他和耶律德光約為兄弟的時候,只是約定了張昭稱述律平為世母皇太后,耶律德光稱奉天王太后為叔母王太后。

但張朝自己的生母宋氏,並沒有得到耶律德光和契丹國的尊稱。

當然相應的,宋氏的生成契丹也不會派使者來,這樣張大王總覺得有點吃虧。

所以張昭又臨時加了一個,想要與耶律德光約定一下,宋氏生辰的時候,契丹也必須派使者前來。

這樣的話,契丹就要出兩份賀禮,一下雙方為賀生辰出的財貨大致相當了。

不過,站在身邊的郭天策有點不理解。

“大王要鯨吞高昌回鶻,正要契丹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怎麼能在此刻還提此事呢?豈不是要惹惱契丹人?”

張昭澹澹一笑,“某提個這個,契丹人一定大為不滿,他們的爭論的焦點,也一定會被吸引到這方面。

因為對於契丹人來說,他們現在正在收縮力量,力圖吃掉中原更多的土地。

比起我們吞併高昌回鶻不過是吃點肉,他們想進入中原,才是真正的要緊大事,他們更怕我們此時插手。

所以我給了增加賀壽禮的提議,他們就會很默契的抓住這份議題吵鬧,不去討論高昌回鶻了。”

郭天策點了點頭,比起張昭的篤定,他很有些心神不寧。

“大王,若是契丹人真的入了中原,那我們怎麼辦?

就是如今的契丹,就比我們要強,要是契丹國主得了中原,勢必不是我大涼國能抗衡的。”

此時的人,都沒有張昭這份能看透未來迷霧的能力,都認為契丹一旦南下,就很可能在中原站穩腳跟,歷史上後晉兵將爭先恐後的投靠,就是明證。

但張昭知道,契丹人身上背的包袱太重了!

落後的制度,龐大的契丹各部利益無法調和,耶律德光也不是個能調和契丹內部矛盾,又能收中原人心的天縱英主。

他不是李世民或者明成祖這樣的巔峰太宗二代目,他是個僅僅在武力方面略勝趙二哥的太宗之恥。

不過這些話,張昭也沒法跟人說,只能裝作沉重的點了點頭。

“這就要我們打垮高昌回鶻的速度一定要快,只要我們能迅速吞併高昌回鶻,就有足夠的時候,揀選數萬精兵。

要是契丹人真入了中原,我們就拿下關中三節度和河中節度使地盤,也入中原!”

郭天策一聽到入中原,頓時就喜氣洋洋的,正待在說幾句話,郭榮淚流滿面的來求見了。

對於郭榮來說,跟姑父郭威之間,感情不一定很深厚。

要是深厚的話,郭威也不會捨得讓十三四歲的郭榮跟著同州的商人去南吳,錢越的地盤上販茶了。

要知道此時,就算是成年男子出遠門,都隨時面臨著水土不服一命嗚呼的危險,就別說個半大小子了,還是‘出國’去南吳、錢越。

但是郭榮對柴氏的感情,一定是很深的。

歷史上說郭榮出身邢州大族柴家,家裡是大商賈,但實際上,這不過是在給郭榮臉上貼金。

他們家就是個普通人家,僥倖出了個美麗的長姐被選入宮中,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