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高麗,我慕容信長來了(第3/3頁)
章節報錯
甲騎二百,重甲驍騎兵五百,輕甲驃騎兵三百。
這是以原本歸他指揮的右羽林衛風火突騎營三百精銳為骨幹,重新組建的。
剩餘兩千人則是精選安東漢人、橫山步跋子、契丹神射手、室韋、女真叢林悍卒組成的重甲步卒精銳驍果衛。
最後還有一支四千人乞活郎,這是以徐州武寧鎮賊兵,全國各地收攏的山賊水匪、亡命遊俠,積年兇犯等組成的炮灰軍。
他們裝備一般,但勝在經驗豐富,且自帶驚駭buff。
慕容信長把他們和高松的兩千渤海勐卒混編,以高松為指揮使,趙思綰為副指揮使。
這些人就算是慕容信長的家底了,一共三萬四千步騎,實力相當強悍。
此外,經過張鉊的批准,義弟折德願為他帶來了兩萬一千相當精銳的無甲草原弓騎兵和兩千草原壯漢組成的精銳重甲士。
趙匡胤和陳誨還能從海上帶來最少兩萬水軍兵將和兩三萬水手。
別看他們叫水軍就以為陸地上不行,但實際上水戰的方式,也是陸戰式的,一旦到了關鍵時刻,他們也可以當陸軍用。
於是,此次看著是慕容信長從安東一地南下進攻高句麗,但實際上張鉊為他配備了七萬七千兵將,還都是相當精銳的。
如果算是徵發的各族數萬民夫,號稱三十萬大軍,絕對不算誇張。
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張鉊所說,讓慕容信長南征高麗一定要以殺人為主的策略,是十分清醒的。
不殺個十幾二十萬人,光是跟隨慕容信長南征的這些嘴,都不容易餵飽。
點將完畢,慕容信長在地圖前迅速做出了部署。
此時從遼東進入高麗,有三條可以走,一條是左面的大寧江,一條是右面的清川江,皆發源於長白山及其山脈,剩下一條就是走海邊。
其中大寧江和清川江,在地圖上形成了一個大致為乂字形的交叉,交叉的點,則是王氏高麗平壤以北的第一道屏障,安北府。
王氏高麗的安北府,大約在後世朝鮮的介川一帶。
而實際上,這兩條進入朝鮮的路,一直到後世都還在用。
抗美援朝時期,在清川江戰役中被我志願軍痛擊的美軍中,美第九軍就是從大寧江方向朝我邊境進軍,南棒第二軍則大致沿清川江往上。
“我意,請王公率安東、平東兩鎮禁軍,某再補充給您五千萌古-荼扎剌和一部分烏古-敵烈兩萬戶輕騎兵掩護左右,從清川江而下。
四弟則率八千阻卜、烏古-敵烈部輕騎兵,以及三千乞活郎步卒,自保州(新義州)沿海岸線直撲龜州和宣州。
打下這兩州後,原地籌集物資,修繕宣州以南的港口,等待趙匡胤和陳誨的水軍到達。
某則親率剩餘主力自大寧江而下,與王公一起東西夾攻安北府。
四月十二之前拿下此城,做出圍困高麗西京(平壤)的樣子,引誘高麗主力北上解圍,來一場圍點打援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