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兒皇帝之死(第3/4頁)
章節報錯
是嘴巴里面一個契丹的契字,始終卡在喉嚨裡,無論他怎麼用盡全身力氣,但就是說不出來,只急得滿面通紅。
身邊的內侍,趕緊過來為石敬瑭捶背,馮道這才放下石重睿,向前走了幾步,想來聽聽石敬瑭想說什麼。
可就在此時,不知道哪裡來的一股力氣,讓石敬瑭覺得渾身一鬆。
可他隨即就是一抖,石敬瑭知道,他這樣沉痾已久的病人,突然之間恢復了所有的精力,那定然是迴光返照了。
想到這兒,兒皇帝用盡了全身的力氣,喊出了‘契丹’這兩個字。
身前的馮道也淚如雨下,他趕緊跪伏在地上,大聲說道。
“臣一定竭盡所能勸阻鄭王,不去挑釁契丹!”
馮道說完話後,石敬瑭輕輕的點了點頭,眼神也開始渙散。
此時,早就等候在外面的石敬瑭妻子,後唐明宗李嗣源第三女永寧公主,後晉李皇后哭嚎著跑了進來。
自知大限已至的石敬瑭,將頭靠在了李皇后的肩膀上。
在這最後的一瞬間,他將所有的事情都想了個通透。
對於石敬瑭來說,張昭與他之間各有恩怨。
但實際上,石敬瑭所辜負了的,被石敬瑭辜負的人都很多。
對從對石敬瑭造成的傷害來看,張昭遠不及李從珂、張從賓等人。
前者是把他逼到了不得不父事契丹,冒險起兵才能保命的地步,後者將他的子嗣斬殺一空。
張昭對石敬瑭造成的傷害,按常理來說,連劉知遠都不如。
因為劉知遠是石敬瑭一手提拔起來的,沒有石敬瑭就不會有劉知遠的今天,但劉知遠仍然毫不留情地背叛了他。
而張昭對於石敬瑭來說,反而是跟他沒有多少恩怨。
當年河西隴右十八州歸國,甚至可以說是石敬瑭人生中,為數不多的高光時刻。
但石敬瑭對張昭的恨意,明顯要遠大於李從珂、張從賓、劉知遠等人。
在這之前,石敬瑭自己也不知道是為什麼?但現在,他突然明白了。
那不是恨,或者說那不完全是恨,那是恨當中夾雜著濃烈的羨慕情緒。
少年英雄,縱橫西域。奪回祖產,威震河西。手握大義,麾下士卒用命,更兼眼光長遠。
別人不知道,石敬瑭是感覺得到的,張昭未來有無限可能,不說一統天下,至少是有做一個朱全忠之能力的。
而這一切,正是父事契丹,賣國求榮的石敬瑭,最為缺少,也最為渴望的。
在這一刻,他終於想通了,他對張昭,那是一種恨不得以身代之的極度渴望與羨慕嫉妒恨。
“永樂!永樂!”石敬瑭極度虛弱的在李皇后的耳邊低語道。
他口中的永樂,正是李皇后的十五妹,嫁給了張昭的養子慕容信長,目前正在河西。
李皇后與永樂公主的歲數差了二十餘歲,李嗣源去世的時候,永樂公主還還在牙牙學語。
是李皇后一直照顧著永樂公主,永樂公主就像是她跟石敬瑭的女兒一樣。
想到這兒,李皇后以為石敬瑭是想見永樂公主一面。
於是點點頭,含著眼淚說道:“三郎勿急,我這就派人去河西召永樂回來。”
石敬瑭費力地搖了搖頭,他是想說,永樂公主,就是李皇后今後的依靠了。
但是,嘴巴無論怎麼張,聲音已然發不出來。
帶著這個最後的遺憾,這位兒皇帝,走完了他無恥而又複雜的一生。
從個人經歷上來說,他是值得同情的,他其實並未想過造反做皇帝,但卻被現實,被李從珂逼得走上了這條道路。
但在石敬瑭走到走上這條道路之後,他出賣燕雲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