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天後,原本盤踞廓州,但被閻晉趕到了雪山上的廓州吐蕃部落發生騷亂,民眾殺其東岱全家,下山投靠。

開什麼玩笑,這時候可是小冰河時期,廓州本來生存就很艱難,被趕到雪山上那可謂是九死一生。

張昭趁機招攬這些吐蕃部落,得到了八千餘口,並任命泛全為廓州刺史,遷蘭州沙陀李氏部兩千人到廓州,安撫分化當地部落。

隨後,張昭抽調鄯西四部三千人,並歸義軍馬步軍六千人,組成一支算上民夫兩萬餘人的大軍,從鄯州出發進逼河州。

大軍到後,在河州千年古寺靈巖寺主持大師的‘感召’下,河州嗢末諸部,遣子弟為質,獻上土地戶冊牛羊子女表示臣服。

河州的嗢末,本就很多是隴右將士後人,況且河州的州城距離蘭州只有一百二十里左右,只要張昭願意,隨後都可以抽調大軍來攻打。

是以就同意了河州各部的投靠,並讓各部在河州城歃血為誓,宣佈放棄嗢末身份,以隴右將士後裔身份迴歸國家。

雖然這其中,真正有隴右將士血脈的不過三四成,但漢人身份從來就不是單單以血脈來確定的,更多是以文化的認同來凝聚。

張昭也相信,就嗢末那點文化水平,很快就能同化。

河州投靠後,剩下的地盤就只剩下了桃州、岷州、疊州以及最重要的渭州。

十月,桃州民眾暴亂,殺準備抵抗歸義軍的桃州吐蕃貴族歸附。

被嚇壞的岷州各部首領,肉袒牽羊步行三十里,到岷州崆峒山下張昭大軍營帳處投降。

不過,最後也還是出了點小意外,疊州的吐蕃部落與外面溝通少,不知道外界變化,竟然聚眾三千餘據守疊州山城準備抵抗。

張昭督軍讓岷、河、桃三州部眾為先鋒,歸義軍則提供遠端支援。

三州部眾為了納投名狀,死命勐攻,加上歸義軍的各種攻城器械輔助,大軍打了一個半月,終於將疊州打了下來。

疊州原本能成為一個州,是因為大唐時期氣候溫暖,能發展一定的農耕。

但到了現在的小冰河時期,已經幾乎只能進行放牧,唯一能種點地的地方,只有河谷地帶的千餘畝地。

於是為了震懾當地,也為了給納了投名狀的岷、河、桃三州部眾一點好處。

張昭第一次沒有管束部隊,疊州城破後,三州部眾衝進疊州城大索三日方才收刀。

隨即,張昭下令,搗毀由大唐興建的疊州城,將還剩餘的幾千疊州部民全部遷走,賞賜給有功之臣。

至此,原本有人口一萬餘的疊州徹底被廢棄。

十二月十二,趕在除夕前,渭州的隴西、襄武、渭源三地的漢人和羌人大族首領,親自趕到了涼州宣佈投靠。

只從名稱上就看得出來,隴西、襄武、渭源這種地方,一定是漢人多,漢化程度高的地區。

他們與涼州、岷州等地的漢人大族也多有姻親關係,是以很快就投靠了張昭。

至此,河西隴右的瓜、沙、肅、甘、涼、蘭、鄯、河、岷、廓、桃、疊、渭、宕、成、武、秦十七州中。

除了疊州被譭棄,成、武、秦三州在後晉手中,宕州在後蜀手中以外,張昭終於完成了一統河西隴右的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