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於憑空給大周多出了三分之一的地。

想到這裡,趙虎頭激動的手都開始發抖,想來日後某些鄉里小廟中,應當有他趙虎頭一個神位了。

當然,趙虎頭還不知道,玉米這玩意的潛力異常巨大,後世畝產兩千斤都不是問題,最少也能有一千四五百斤。

現在它提前到了有耕種天賦的中國人手裡,增產的速度應該快於歷史上。

興奮了一陣之後,趙虎頭繼續開始提筆寫到:

‘聖人說的紅薯,門生也找到了,只是此物畝產雖然比玉米還要高,但本地殷人後裔甚少把它當做主食,多用來熬糖。

門生細細查驗後發現,此物雖然美味,莖葉也是一門好菜蔬,卻不耐飢餓。

申時末(下午五點)吃十五枚以上,足足兩巨碗,然至天明,定然要餓的心慌,想來就是東洲殷人後嗣不拿它當主食的原因了。

但如此巨大的產量,就算不解餓,仍然是非常有用的食物,雖是豐年之雞肋,卻是災年之救命糧。’

嗯,趙虎頭還沒意識到,紅薯這玩意最大的作用不是在豐年給人吃,而是給豬吃的。

有莖葉時吃莖葉,無莖葉時吃果實,有了這玩意,豬才有資格成為六畜之首。

因為在古時候豬沒什麼人養,最重要的原因不是因為不會閹割手術,也不是因為它髒,多寄生蟲,豬豬其實很愛乾淨的。

歸根結底,是因為豬這玩意在食譜上,是跟人有衝突的。

豬能吃、喜歡吃、吃了還長肉的東西,比如蘿蔔、各種蔬菜、粟米等,一般也都是人也愛吃的。

可在此時,人能吃的東西有多寶貴,那就不用說了,怎麼可能捨得給豬吃。

但假如不給豬吃這些,而是讓它像牛羊一樣去吃草,嗯,那你就會發現,這豬你辛苦養了三四年,還是六七十、七八十斤的樣子,完全就是在浪費人力去給他割草、放養。

因此,沒有紅薯等作物之前,豬屬於那種豐年養著總能出點肉,災年趕緊打死的存在。

只有在有了充足的紅薯供應,讓豬擁有了穩定的相對高營養食物來源,才能讓它在相對短的時間,長得肥肥胖胖。

而不是現在這樣一般就長個六七十斤,瘦了吧唧沒二兩肉的樣子。

‘至於其他作物,門生也已經找到,這辣椒之味....。

’趙虎頭寫到這裡,又停筆砸吧了一下嘴,似乎那種火辣辣以至於嘴唇痛到麻木的感覺,又爬上了嘴邊。

要不是聖人一再囑託他把辣椒帶回去,還詳細講解過,趙虎頭一定會以為這玩意就是毒藥,也不知道聖人怎麼會對這個如此戀戀不忘。

‘番茄者,味酸甜多汁,門生認為更勝林檎、黃杏等果,且還能做菜,不管是燉煮肉類還是做羹湯,都是極品。

花生炒熟或油炸之後,可比肩胡桃(核桃),還能榨油,誠為飯後茶餘不錯的補充。

此外門生還尋到了一種巨大之蠻瓜(南瓜),其長大之後始為青色後變橙紅,食之有澹澹甘甜味,生食口味不佳,蒸煮後也屬一般。

但其不佔耕地,產量頗豐,也是益國益民之至寶。

遙想此六種至寶莊稼到了中土之後的場景,門生當為聖人賀。

雖然土豆還沒找到,但光是上述幾物,就足以造福天下萬民,遠超漢唐盛世,使我我大周國祚延綿萬萬年。

除了這些寶貴的莊稼外,門生也將東洲殷人後裔之情況打探清楚了,現呈上聖人查閱。

這些蠻族從風俗上來說,只能類比安東大鮮卑山以北,雲南楚藩密林之南之野人。

相貌則與外鮮卑山附近之野人室韋、生女真類似,不像中土之人,然也不是崑崙奴、金髮蠻之類。

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