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克己復禮當為周天子(第2/3頁)
章節報錯
想到這,他拱了拱手,對著張昭來了個大禮參拜,不過他的第一個建議,竟然是要張昭再改封號。
“大王既有解決這數百年亂世的決心,那就不能用雍王這個稱號了。
雍國,小邦。雍者,被縛之鳥,難上青天,不足為大朝之號。”
雍這個字,在最開始的甲骨文中,是個足下有環的鳥。
說文解字裡說這是一種叫做雍渠的鳥,所以和凝在這裡說雍字代表了被縛之鳥。
張昭其實也想過這個問題,雍某某帝,確實聽著不怎麼好聽。
而且從這之前的王號來看,也少見有雍,顯然不是個什麼好意義的王號。
“那以中書來看,吾若是要再進王位的話?當以何為號?”
和凝沒有說話,而是看了張希崇一眼,這可是勸進的大功,他不能一個人把話都說了。
而且三人中,實際上是以張希崇為尊的。
因為張希崇可以說是第一個投靠張昭的中原大員,還做了幾年的涼國右相,本身也姓張,張昭一直用叔父禮對待,可謂備受尊敬。
“大王欲以禮消弭數百年來的兇暴之氣,正合先聖克己復禮以為仁之言。
今大軍自周天子地,東進誅滅暴虐,形同周天子興義兵東征。
張氏又出自姬姓,與周天子同宗,延續周號正當其時。
閻總兵也同意臣的意見,是以臣等認為,大王當進位為周王,開天策府,代行周天子事。
洛陽乃周天子之京,大王可在洛陽釋出天子詔令,命天下諸國共誅契丹,讓各國主奉甲兵錢糧至中原,再令天下各州縣盡殺契丹人。”
“這...。”張昭遲疑了一下,“天下各國能把遵從某的詔令?”
張希崇等讓他下的可是詔令,跟以前的傳檄是不一樣的,這可是以周天子自居,把天下各國當成藩屬啊!
張希崇澹澹一笑,“或有一二忠謹之臣會來,其餘孟蜀、吳唐定然不會來。
但大王要的,就是這以中國天子發詔令的名義,並不在意他們是不是要來。”
這就是地理和歷史文化的雙重霸權啊!不服不行。
現在河南就是中原,就代表著正統,誰佔據了這裡,誰就是中國天子
郭天策也在張昭身邊插言說道:“臣認為,太原劉知遠肯定也在關注偃師大戰的結果,若是他知道契丹大軍灰飛煙滅,很可能從河東東出佔據河北,搶奪大義。
大王不如此刻就以周天子的名義,發詔令劉知遠東進驅逐契丹人,使其失去大義。”
咦?郭天策這招,也還是挺有用的。
以現在來說,張昭出兵已經六個多月,剛剛經歷血戰,兵馬疲憊。
若是劉知遠在身邊,倒是可以乘勝拿下,但他遠在河東,就有些鞭長莫及了。
反正劉知遠定然會東出謀奪河北之地,不如直接命令他東出,這樣把大義先捏到手裡,等河南之地安頓好了,就命令劉知遠移鎮。
這哪怕就是在唐、晉兩朝,那也沒有誰能一人身兼河東、河北之地的。
到時候一道詔令,命令劉知遠移鎮鄴都留守,他若是不動,那就有理由討伐了。
“可是,東西二週享國八百年,帝王極多,某若建國為周,光是這身後諡號,都不好解決啊!
而且國武,大多出自雍涼,以周為號,恐傷兵將之心。”
這算是張昭的一個小小顧慮,譬如他就很滿意文這個諡號,可是已經有周文王了啊!
範質搖了搖頭,勸道:“東西二週自為天子,未稱皇帝,並不妨礙!
大王也可以定下規矩,本朝涼王不外封,只封太子,以此尊涼,定可令將士們滿意。”
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