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拉尹(德黑蘭)的目標,張賢瑀連準備北上西海的張賢太都給扣下了,河中方面,幾乎是精兵強將全出。

十月,得益於河中地區漢民全是被趕出來凶神惡煞之輩,動員的速度非常快。

十月初五,張賢瑀的西征軍就就動員完畢。

共計全能型重甲步卒四千,其中有精銳陌刀軍兩千。著輕甲的步弓手一萬一千,重甲驍騎兩千,輕甲驃騎四千,無甲弓騎兵一萬五,總計三萬六千人。

十月初八,鄭藩動員重甲步卒三千,重甲驍騎兩百,輕甲驃騎兵一千。

碎葉的宋藩動員了重甲步卒一千,精銳鎖子甲弩手三千。

金藩動員了重甲步卒五百,重甲于闐騎兵兩千。

十月初十,定海大公國動員了輕甲驃騎三千,無甲弓騎兵一萬。

薩曼波斯的漢軍由於要防備彈壓,因此沒有出動。

由此,河中諸夏聯軍一共動員了重甲步卒八千五百,輕甲精銳弓弩手一萬四千,重甲驍騎四千二百,輕甲驃騎兵八千,無甲弓騎兵兩萬五千。

其中步軍兩萬兩千五百,騎兵三萬七千二百,步騎總計五萬九千七百。

而且薩曼波斯漢軍雖然沒出動,但張賢瑀任命改名為安蘇的曼蘇爾為後軍部署,他本人一直都在向漢文化靠攏,也很願意到巴格達去當大王。

這可是巴格達啊!在河中地區除了漢人以外的族群中比長安的名字都要響亮。

安蘇這些天走路都感覺之飄的,到現在都還有點不敢相信大皇帝能安排他去巴格達當大王,因此恨不得把一切都奉獻出來。

而一直堅定支援安蘇的這一票波斯人,特別是皈依了六法宗的波斯人,在確定神都的大皇帝確實是要把他們送到巴格達建立波斯帝國後,都興奮異常。

整個薩曼波斯算是傾巢而出,動員步騎一萬一千,其中甲兵一千七百多。

看起來確實有點寒酸,但薩曼波斯在十年前的第四次石國城之戰打敗後,男丁損失慘重。

之後康居城成了金藩,呼羅珊和波斯本部又被布韋希王朝吃掉,損失了兩百多萬的人口,現在能拉出來一萬多軍隊就不錯了。

不過他們兵馬雖然少,但是民夫可不少,河中諸夏國一共才動員四萬多民夫,但薩曼波斯動員了足足十二萬。

十月十一,趕在寒冬來臨之前,張賢瑀命大軍開始出發,分四路從河中各地趕到木鹿城。

十年前曹彬在木鹿大敗布韋希王朝後,薩曼波斯在木鹿的統治就逐漸穩固了下來。

這些年不管是把持薩曼波斯軍事大權的曹彬和石守信,還是短暫暫代過的潘美,都在木鹿囤積了大量的糧草,就是為了對抗布韋希王朝。

不過,就在距離木鹿城不過四十多里的時候,張賢瑀突然抽調精騎一萬五千,由魯克圖為主帥,劉廷讓、李繼偓為副將,向西渡過烏滸水(阿姆河),六晝夜狂奔八百里,兵臨解蘇(杜尚別)城下。

實際上此時,廣義上的吐火羅還被昔年安遠國的餘孽佔領著,李存惠攻滅鎮遠國後張秉忠僥倖逃脫的族人和一部分流亡吐蕃人,也在此地匯聚。

此前河中諸夏自己都暗中鬥來鬥去,根本沒人勞心勞力來對付這些人,反倒是他們,還不斷侵擾金藩的邊境。

張賢瑀到了之後,一直就想拿下他們,但是這些人很警惕,加上解蘇城位於吉薩爾盆地之中易守難攻,根本沒有機會。

一直等到大軍擺明車馬要去呼羅珊跟布韋希王朝死磕之後,被嚴密封鎖的盆地,才露出一點點縫隙。

而就是這麼點縫隙,立刻讓張鉊留在吐火羅制衡薩迪德的羅蘭城(巴米揚)鎮遏使拉希德.薩來曼之子孫,找到了機會。

當初薩迪德勢力膨脹後趁著拉希德.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