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遍地豺狼(第2/3頁)
章節報錯
若揭。
他也受靈武節度使張希崇密信,願意起兵驅逐歸義軍,還鹽州百姓安寧。
不過,等雙方告狀的密使到了東京開封府,立刻就傻眼了,原來石敬瑭已經親自率軍北上鄴都,與安重榮對峙去了。
留守的鄭王石重貴,被山南東道節度使安從進的反叛,愁的茶飯不思,正在拿著石敬瑭留下的空白官文,大肆灑官帽子呢。
特別是擋著安從進北上關鍵的鄧州威勝軍節度使安審暉,已經被加封到了檢校太傅的官職了。
根本沒人管歸義軍和定難軍的事!
。。。。。
鄴城,石敬瑭如今也是焦頭爛額,因為鄴城外面,都被無數的饑民給佔據了,他們日夜在城外哭嚎,請求石敬瑭這個天子放他們入鄴城活命。
原來安重榮鎮守的鎮州,也就是後世正定一帶,今年發生了大規模蝗災。
所以哪怕如今是秋收的季節,但鎮州很多農戶顆粒無收,只能淪為災民。
這安重榮為了噁心石敬瑭,就用兵把災民們往南驅散,讓他們去找石敬瑭要吃的。
安重榮的打算是,石敬瑭如果不管饑民,那就說石敬瑭不仁,連他的子民都不管。
石敬瑭要是管,他帶了六萬多禁軍北上,本來軍糧都不充裕,要是管了饑民,恐怕鄴都就呆不住了。
至少要退到沒受蝗災,糧食充足的相州甚至衛州和滑州去,那他安重榮就有機會銜尾追擊了。
可憐鎮州(正定)到鄴都(邯鄲以南)足足有三百里路,四萬多饑民本來就沒有吃的,一路吃草根樹皮南下。
等到了鄴都,已經餓死了數千人,更慘的是,石敬瑭根本就不開門。
以石敬瑭的聰明,怎麼可能看不透安重榮的套路?
兒皇帝無恥之尤,就不是什麼愛民之主,不過總算是天子,石敬瑭也不好直接把饑民趕走,冥思苦想幾天之後,他終於想出了一個‘好’主意。
這些饑民從鎮州來,基本都是聚集在鄴都北門附近,而安重榮的軍隊就在饑民身後。
石敬瑭打聽到安重榮軍只有兩萬多人後,立刻嚴令杜重威北上與安重榮決戰。
可是,這鄴都北門都被饑民堵死了,要出城最快的就是走北門,其他門要繞好幾里路,石敬瑭趁機假意大怒,不停催促杜重威北上。
這杜重威,本來就是在五代中的都要算不是東西的,百姓稱其為‘瘟侯’,把他看做瘟疫。
這種人被石敬瑭催的心頭火起,哪還管什麼饑民不饑民。
他帶著四萬多護國、護聖等禁軍開啟北門,對著城外餓的都快走不動饑民一通亂殺。
男人就地砍死扔進護城河裡,女子還有點顏色的統統擄走,老弱幼小乾脆就縱馬踏之。
一時間,鄴都城外慘叫連連,呼天搶地,口稱冤枉之聲震天響起,杜重威未殺安重榮一人,先殺饑民數千。
。。。。
六十多里外,安重榮從斥候口中得到杜重威殺饑民數千的訊息,頓時也被杜重威的殘暴給震驚了。
不過他也未作多想,覺得杜重威既然已經北上,自己驅饑民為先鋒的策略已然不奏效,那就趕緊南下決戰吧。
不過安重榮就沒想到,或者是乾脆就忽略的是,他手下的成德軍士卒,大多都是鎮州人啊!
雖然士卒的至親不至於被當成饑民南驅,但也有很多是鄉鄰遠親。
聽聞饑民在鄴都北門外,被杜重威殺戮數千,他們並未像安重榮想的那樣要去找杜重威報仇雪恨,反而更加痛恨強行要驅趕饑民南下的安重榮。
入夜,安重榮節度幕府的書記杜英,正一遍又一遍的用清水擦洗眼睛。
因為他害怕別人看出自己哭過,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