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敦煌的最後一夜(第2/3頁)
章節報錯
外寧遠孩兒有四十萬畝的王莊,也請母親代為打理。”
張昭已經把後世子孫的字輩定下來了,賢能長可慶,惠智實堪宗,養性期淵雅,為了圖吉利,生生編了四十輩的字輩。
以後他的兒子都會叫張賢某,太子在登基之後,就會改為單字,也免得避諱什麼的。
“你可真會安排人,母親到了于闐,還得替你管一攤子的事!”奉天長公主嗔怪的拍了拍額頭。
但張昭看的出來,有兒媳,有孫兒,還有事情管,他還是很高興的。
“母親就把這當成孩兒的退路吧!萬一涼州拿不下,我還能回到于闐落腳不是!”
張昭笑嘻嘻的說道,奉天長公主卻鄭重的點了點頭。
。。。。
安排完了兩個母親的事,張昭就不得不回到軍改上來了,他不是要把奉天軍改為歸義軍嘛,乾脆連李聖天給他的玉成軍也一起改了。
原本張昭的體制是鎮-軍-營-都-將-隊-火這個模式來的。
一火十人,長官為火長。
五火為一隊,標準五十人,長官為隊正。
兩隊為一個將,標準一百人,長官為將頭。
三將為一都,標準三百人,長官為都頭。
三都為一營,標準九百人,長官為營指揮使。
三營為一軍,加一個都的親衛,標準三千人,長官為軍兵馬使。
鎮則不定額,一般兩個軍六千人起步,長官為鎮軍使。
現在張昭要請封歸義軍使,當然就要把軍這個等級,給抬高起來。
於是就把鎮和軍給調換了下,變成鎮標準為三千人,長官乾脆挪用後世的稱呼,直接稱鎮總兵。
軍則變成了不定額,長官為軍使,奉天軍和玉成軍都合併進歸義軍中去。
原奉天軍改稱瀚海鎮,由閻晉擔任總兵,玉成軍降級為玉成鎮,劉再升為總兵。
張昭從歸義軍內部得到的九百多精銳兒郎,加上他原本的憾山都親衛,組成了新的憾山都。
由張昭親自指揮,作為他本人的親衛和戰陣之上的決定性力量出現。
同時在他原本六曹的設定下,增設了一個馬曹,專門用來伺候他的馬兒。
這些二三四代漢血馬和折耳馬可是極為珍貴的,張昭準備把歸義軍六千多人全部打造為騎兵。
分為遊騎兵,主要偵查、遮蔽、刺探情報,以及具裝甲騎,弓騎兵和騎馬重步兵幾種。
“軍使,陰鷂子回來了!”陰鷂子破天荒穿著一件紅色襴袍,臉上更是洋溢著一陣喜氣。
張昭揮手組織了他的下拜,“去吧!先去看看你的小嬌娘,有事明日再說,你把劉迪給我叫來就可以了。”
陰鷂子喜滋滋的走了,對於他來說,能娶曹元深的女兒曹十六娘,那絕對是極大的驚喜。
他陰鷂子什麼身份?一個父母早逝,在陰家內部都是被人看不上的底層小屌絲。
現在能娶到以往只能站在街角仰望的名門千金,還是有什麼能比這更讓他歡喜的呢。
劉迪就是張昭在布哈拉城擄來的工匠首領,原名叫卡迪爾,祖上是怛羅斯之戰被俘的工匠,家裡世代都在為波斯人制造攻城器械。
劉迪尤其擅長打造大大小小的投石機,而且是綜合了中式和波斯-大食式投石機技術優點的高階技術人才。
“我需要一種能架在駱駝背上的小型投石機,最好十五人左右就能操作,你能設計出來嗎?”張昭將一張他臆想的草圖遞給了劉迪。
劉迪的漢語還是非常不標準,但大概能投交流了,這也是他能成為工匠頭領的重要原因。
他仔細看了看張昭的臆想圖,覺得有些不太靠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