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石國城外挽天傾(上)(第2/5頁)
章節報錯
可是,宋黑山摸了摸身上的褐色團花錦袍,拍了拍身上的挎著的橫刀,挺了挺已經開始發福的大肚子,看了看身後點頭哈腰的紅頭僕役,好像...好像也不怎麼虧。
三年前,宋黑山跟著章保義到了河中石國城附近後,很快就如魚得水。
因為他們在鉅野澤乾的就是擄掠百姓為他們耕種這事,這活他們專業啊!完美再就業了屬於是。
於是這群幾十人的老牙兵帶著二三百兒孫子侄,瞬間就進入了狀態。
他們拿著從白從信那裡賒來的甲胃和武器,很快就打服一個三百多帳兩千口的小部落。
隨後如同滾雪球一樣,滾到現在,章保義在這石國城西南控制了七千餘戶,快五萬人的當地土著,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城鎮萬曆城,還當上了白從信的萬曆宣慰使。
他手底下宋黑山這樣的骨幹,也得到一千戶百姓和鎮撫使的官職。
現在,宋黑山一家子就是這一千戶,小七千人土著的王,比起在鉅野澤,差不多一戶百姓就要養他們一人,日子已經是美到天上去了。
“老爺,僕打聽過了,他們家最近有人要回長安去,能帶回十匹最上等的雲霞蜀錦。”
宋黑山身後,中年紅頭僕役用蹩腳的唐音說道,唯有長安這個詞發音特別準確,還帶著一種莫名羨慕的意味。
老爺這個詞,算得上是出口轉內銷的典型。
漢人的耶耶這個詞在南北朝時期被南下的北魏吸收後,再被塞外民族接受,然後就失去了原本的意思,從表示父親變成對有地位人的一種稱呼。
歷史上直到元末,老爺在漢語中才變成後世的含義,但是這個時空在河中就已經開始流行了。
因為逐漸掌握了河中戰略主動的漢人,覺得本地土著不配跟他們一樣用郎君、阿郎這種稱呼,於是老爺、大爺這種稱呼就應運而生。
這是河中土著專門用來稱呼漢人的,漢人之間還是互相以郎來稱呼。
當然,這個漢人的範圍有點寬泛,除了從中原來的漢人以外,草原上信仰六法宗,被天可汗徵召來河中助拳的草原百姓,在河中也被稱為漢人。
宋黑山點了點頭,十匹雲霞蜀錦可不便宜,但這錢必須得花,也花得值,因為是用來給他長子宋大郎做定親之聘禮用的。
女方家裡是于闐漢人大族馬氏,據說當年聖天子初到于闐的時候,就是他們家時任金國檢校太尉的馬福榮,前去迎接的。
馬福榮之弟馬繼榮還曾跟著聖天子轉戰碎葉和寧遠,雖然最後沒有跟著東歸,但也在寧遠總督區做到了副都督的高位。
當然,宋黑山的兒子,是娶不到馬福榮、馬繼榮兄弟的嫡親女兒或者孫女的,但對於宋黑山的出身,能娶到馬繼榮的侄女,就已經算是很高攀了。
要知道在如今的河中,每一個漢女的都是珍貴的。
別說馬家這樣的安西漢人大族,就是草原上來的阻卜、黠戛斯等族女子,只要能說一口磕磕巴巴的漢語,都是搶手貨。
要不是金國大王李從德要開始準備移藩到康居城(撒馬爾罕),有藉助他們這些河中漢人封臣的需要,馬家哪怕是旁系女,輪也輪不到宋黑山的兒子。
這是一家唐人開的商鋪,宋黑山記得家主好像是姓米,孫女嫁給白水城那邊的一個大宣慰使,因此有些實力。
在以碎葉-怛羅斯-白水城-石國城這漢四城為主形成了河中漢人地盤上,很有點黑白通吃的本事。
所謂的大宣慰使,其實就是指方伯,但現在還不能叫方伯。
因為聖人還沒有正式封河中行營都總管白從信為白國大王,同樣在白水城的魯震魯三郎,也沒有拿到白水大公的爵位。
是以,現在的情況還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