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確立完畢,張昭當即以範質、和凝為中書令,岳父曹元忠為門下侍中,張希崇為尚書令,趙瑩為吏部尚書。

舅父宋善通為中書門下同平章事,留守涼州。

裴遠為充門下侍中,留守朔方靈州。

樞密使則由張昭自己兼任,以郭天策、閻晉為樞密副使,暫且搭起了班底。

武將系統則效彷唐太宗開天策上將府,將樞密院和兵部的權力,暫時集中到天策府,以適應戰時需要。

張昭同時晉封李壽齡為隴西郡公,李從益為晉陽郡公,各賜田宅財貨,以延續大唐社稷香火。

至於其餘文武的封官進爵,則要等到擊敗契丹人後,再行封賞。

商討完畢後,第三日,張昭才再次來到朱雀門外,並再次祭祀大唐二十四帝,經過一整套推戴儀式,在二十四帝的神位前,張昭正式加官職為:

總百揆,開天策府都督中外軍事,授丞相,天策府上將,進位雍王,備九錫,備天子旌旗,備天子車架,總攬軍國大事。

由於不是篡位,所以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三件套就不必了。

至此張昭獲得了九成九的帝王權力,只等他北逐契丹,就可以踩著義兄耶律德光的屍體,登上天下至尊的寶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