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大唐導演張聖人(第2/5頁)
章節報錯
。
張鉊稍微干預了一下,沒讓寫現在還存在的元從將事宜,所以這個故事集中,一般就只有三個故事。
其中第一場叫出師未捷使人嘆,講的是張鉊第一個犧牲的元從將火生兒故事。
講他乃是地煞星下凡,但是被小人暗害,下界時投錯了胎,還摔壞了腦袋,日子過得極為艱難。
後來得張聖人二郎真君點醒,跟著踏上西去的征途,卻由於投錯胎耽誤了修煉,武藝尚未恢復,但仍然無所畏懼,在樓蘭一戰中大破賊寇,最後不幸陣歿。
他戰歿後,張聖人二郎真君不惜以自身精血為引,擢火生兒牌位入龍舌張氏家廟,使其最終得以魂升極樂九重天,歸位地煞地勇星。
第二場叫破虜州外終歸位,講的是張聖人在安西的第一場硬仗,破虜州下單憑一百元從將,就硬扛喀喇汗薩克圖一萬鐵騎的事。
此戰中,一百元從將個個以一敵百,殺的喀喇汗人丟盔棄甲,就在將要大勝的時候,喀喇汗人招來了大食法的巫師,以法咒害我張聖人。
天哭星羅瘋馬作為護衛張聖人的親衛,用身體擋住了射向張聖人的暗箭。
在殞命之際,羅瘋馬唯獨放心不下高堂父母,於是張鉊立誓,要替羅瘋馬為他父母養老送終,羅瘋馬方才魂歸九天。
第三場叫碎葉城外天地哭,則是講瞿五郎的故事。
此人是張鉊元從將中,原本排名僅在白從信、馬鷂子、馬殺才之後的第四員馬上驍將,弓馬絕倫,號稱小羅成。
但卻在碎葉一戰時,由於戰馬意外滑倒,把他摔了下來,最後被蜂擁而至的波斯步兵殺死。
他的事蹟在這個戲曲中,則被改成了瞿五郎美姿容、弓馬無敵,早就殺的波斯人膽戰心驚,波斯人眼見打不過,於是暗中買通內奸給他的戰馬下毒,最後不幸戰歿。
張聖人聽到其戰死的訊息後,多日不食,親手安葬了他,併發誓要讓波斯人付出代價。
這三個故事,其實可以看成是一個整體,人物從百姓身邊就有的普通人火生兒,到弓馬雙絕的強人瞿五郎,一步步提升代入感。
同時,這三個故事中,張鉊的存在感都是很強的。
火生兒張照的故事中,體現出了張鉊的仁。羅瘋馬的故事中,體現出了張鉊的信和孝。瞿五郎的故事中體現了張鉊的義。
套在我張聖人身上的光環,也是在一層層推進的。
普通人看到這三故事,除了為英雄的命運喟嘆以外,還能在腦海中浮現出一個對屬下仁義,戰死後會給他們贍養父母,養大兒女,待屬下如同親兄弟,在他們戰死後痛不欲生的聖主形象。
試問那些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拼殺的漢子,誰不想擁有一個這樣的君王呢?
而且這裡面還暗含很多東西,比如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這玩意可不是佛門的,而是道家的,張聖人的二郎顯聖真君也不是佛門。
這是張鉊有意在推動佛道之間的互動甚至融合,實現他以佛為皮,核心去裝載著華夏文化的思路。
不然六法宗壯大以後,搞不好會反噬,在張鉊的設想中,後期甚至六法宗還會與儒家融合,達成以佛皮儒骨,兼具道家思想的特色中華文化。
同時,在瞿五郎的故事中,碎葉城內是出了內奸的,波斯人的血海深仇也還沒報。
這正是張鉊留下的尾巴,把仇恨引到波斯人和碎葉叛徒身上去。
這就叫做三贏!我張聖人一個人贏三次!
。。。。
大非川六部諸族,西山八部諸羌、吐蕃,松潘府三十一東岱是一起到的。
張鉊派出了隴右行省按察使親自去迎接他們,而入城的時候,也是特意讓他們走的北門。
此時張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