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這是屬於歸義軍的榮耀(第2/6頁)
章節報錯
啊!
這下面,不知道被南唐各級官吏豪族上下其手貪墨了多少,等到大軍定江南,一定要這些傢伙狠狠的吐出來。
這麼算起來,這次釣魚的收穫可真是大啊!
不,應該不能說是釣魚了,因為張鉊本來只是想釣出老歸義軍派,但結果竟然蹦出來了河西商會,孟蜀餘孽,失意牙將,河東逆賊、武寧軍牙兵以及趙在禮等人和南唐。
這哪是釣魚,這是直接在炸魚了!
應該叫一箭多少凋來著?恐怕都不是多少凋的事,是直接將天上飛的鳥雀乃至蚊子都給轟了下來。
以至於安審琦這樣的都被嚇著了,竟然要求交出全部權力回去養老。
便宜老丈人符彥卿也不扣著他手裡那點河北部曲,主動要求隨張鉊去南征南唐。
前些日子,一直窩在西北的折從遠也上書,說身體有疾,希望能到東京開封府來尋個名醫,順便修養一段時間。
自張鉊建立大周以外,手裡私兵部曲過千者,也就是符彥卿、安審琦、高行周、折從遠四人了。
這四人中,高行周家的家底最薄,早就放棄那點小心思,老老實實聽命南征北戰。
而且高行周除了有點粗魯以外,本就是個老實漢子,心思也是最簡單的。
其餘三人,其實都不是省油的燈,折從遠好一點,因為此人素來比較守規矩,他們折家也說得上是張鉊提拔起來的,有點私兵也是他們自己的族人,問題不大。
安審琦和符彥卿,實際上是張鉊有點擔心的,因為這兩人有能力,品行也不壞。
張鉊不是擔心他們手中的兵力,而是怕他們被手下牙兵甚至親人裹挾,做出不好的事情。
這樣人,張鉊是真不想殺,不但是他們,哪怕薛懷讓、潘環,張鉊本來都是不準備殺的。
雖然這兩為人殘暴,貪財好酒,但總算是抵抗契丹有功,私德有虧,但大節未損。
他們要是不出來鬧,一個富家翁的生活,怎麼也是有的,可惜了。
“聖人,隴右道按察使宋善緣,福緣伯陰圓庭,長城伯陳敏之以及眾位河西老勳臣,已經到左殿禪房了。”
張鉊正在自得於自己的‘炸魚’傑作,董少監就親自來稟告了,因為這三位打頭的河西老勳臣,那都是張鉊的近親。
其中宋善緣是張鉊的三舅,算是他這批眼皮子淺薄的舅舅中,唯一不那麼惹人討厭的。
雖然總希望張鉊多提拔下幾個表兄、表弟,但他本人還算老實,不怎麼貪汙,也不怎麼跟人胡亂攪合到一起,只是一到了兒女前途面前,就有些奢求。
福緣伯陰圓庭則是陰鷂子陰正奇的父親,是張鉊父親白衣天子張承奉的親表哥,張鉊的表舅。
而參加曹仁尊一起叛亂的陰圓德,則是陰圓庭的親弟弟,也是張鉊的血親表舅。
長城伯陳敏之是沙州陳家的代表,其實在更早些的時候,這支南陳陳宣帝陳頊的後人,跟張家的關係是最為親近的。
因為張義潮和兄長張議潭娶的都是陳家的女兒,第二代歸義軍節度使張淮深也是娶的陳家表妹為妻。
只是到了後來張鉊的爺爺張淮鼎在索勳等的慫恿下,搶奪歸義軍大權,利用張淮深內部家庭矛盾,使張淮深全家六口人罹難之後,陳家也跟著被嚴重打擊一蹶不振。
張家也自此沒有再跟陳家聯姻,以至於陳家的大部分人都逃到尹州,投靠了高昌回鶻。
張鉊東歸之後,為了拉攏尹州陳家穩固北庭形勢,消滅高昌回鶻,就把陳家幾個還在沙州的耆老找了出來,給六十多歲的陳敏之封了一個長城伯,因為南陳開國皇帝陳霸先就是吳興長城下若里人。
而在三人中,宋善緣娶的是陳敏之的女兒,陳敏之的母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