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誰是真人主(第3/3頁)
章節報錯
吸納了大量草原之民的習俗。
北地寬廣,縱深極大,相對漢地城堡無數更顯空曠,是以更適合騎兵作戰。
如今中原,無論是那兒皇帝還是諸鎮節度,亦或是南邊孟蜀、馬楚、南唐,都以步軍為主。
若與契丹戰,勝則無法追擊斬殺,敗則往往全軍不保。
是以契丹雖然攻不下堅城,也很難擊潰朝廷之軍,但卻不害怕他們。
因為是戰是走,全在契丹人的選擇,河北雖然也有騎兵,但比起契丹人不論是騎術還是人數,都沒有絲毫優勢,無法改變這種態勢。
反觀大王,雖只有三五萬之眾,但河西特產良馬,比之契丹還要高大健壯。
河西、隴右風氣重騎射,西涼鐵騎天下知名,甚至河西步兵也可上馬作戰。
歸義軍來去如風,與契丹人相仿,若是與大王交惡,契丹人就要時刻擔心被突襲,耶律德光更怕大王成為朝廷肱骨。
若是中原出得一二聖君,以朝廷禁軍為重甲步軍,以河西大馬為騎兵。
一路出河北而上幽州,一路出朔州、代州北上雲州,再以河西大馬東出振武軍、天德軍。
就契丹人這傾國也不過就二十萬兵的規模,哪經得住打殺,就是昔年之匈奴、突厥也不行!
所以契丹國主,寧願自降身價,也要穩住大王。
沒了大王的河西、朔方鐵騎支援,不出個前朝太宗文皇帝那樣的千古一帝,或者幾個衛霍那樣的絕代神將,僅憑中原要想北逐已有燕雲的契丹人,難!”
“哈哈哈!”張昭笑得更開心了。
“吳判官果然目光長遠,耶律德光能認我這河西小王為弟,就是怕我被朝廷拉攏過去。
若是朝廷身懷大義,能收河西隴右勇士之心,區區契丹,何愁不平?
可惜他們,要麼利慾薰心,要麼蠅營狗苟,要麼卑躬屈膝,沒有一個是真人主!”
張昭知道自己分析的沒錯,歷史上哪怕是北宋時期北伐,若有涼州大馬、朔方精騎數萬協助。
趙二哥就是再拉胯,那也能把蕭綽打的跪地求饒。
吳巒突然在馬上愣住了,他定定的看著張昭,一個不可遏止的念頭瘋狂湧上心頭。
手握河西、隴右、靈武、夏綏二十八州,麾下鐵騎數萬,能服悍勇之士,又寬容仁厚,優待文士,善作詩文。
這樣的人,是真人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