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五姓三王今何在(第2/3頁)
章節報錯
圍一片不信,說這話的是一個穿著景教僧袍的年輕人,看起來還有些見識,不顧也就僅限於知道八剌沙袞周邊了。
“一百萬人很多?我告訴你們,光是長安城就有一百萬!加上週邊的話,最少在二百萬以上,每日光是要殺的豬羊,就有數萬口!
八剌沙袞?八剌沙袞在中原,也就是一個下等州的規模!
你們困居苦寒之地太久,已經不知道咱們大唐曾經有多富庶了,你們應該跟我出去看看,長長見識!”
張昭有種八九十年代時打工回鄉,然後給村裡人講述大城市富庶的感覺一樣。
“咱們再說說綢緞,你們知道開元四年的時候,蜀地一次性向明皇進貢多少蜀錦嗎?”說著,張昭伸出右手兩跟手指連續抖了三抖。
“整整二十萬匹!”
“嚯!”周圍的人發出一陣陣驚呼,一匹綢緞大約是四丈,也就是四十尺左右,阿羅珞身上那些能買下他全族的綢緞,也不過就是十尺,剛好一丈,僅僅四分之一匹。
“不說長安,就說咱們安西四鎮強大的時候,安西行營在入京勤王之前,高節帥麾下光甲士就有三萬,兩人一套扎甲,一人一套皮甲,良馬有六七萬匹,驢騾二十萬匹,刀槍劍戟無算。
除此之外,還能驅動疏勒裴家、龜茲白家、焉耆龍家,于闐尉遲家十數萬軍馬,就是傳到郭令公手中,至少也還有數千甲士,牲畜十五萬以上!”
這次周圍沒了驚呼,而是一片沉默,因為他們根本想象不到,數萬甲士是個什麼樣子。
此時的安西大國,不管是高昌回鶻還是喀喇汗國或者于闐,都拿不出哪怕一萬鐵甲士。
歸義軍之所以能以區區瓜沙二州堅守兩百多年,就是因為他們手裡捏著祖先傳下來的大量甲冑。
能以二十幾三十萬人的體量,拉出三四千鐵甲士,府兵也可以做到人人有甲,這也是歸義軍經常自吹番漢精兵一萬強的底氣。
郭家人之所以覺得波斯薩曼國不可戰勝,也是因為薩曼波斯是安西河中唯一能有鐵甲上萬的大國。
“張二郎君,你說的這些,不過都是過去的事了!我們現在別說祖先的數千甲士,牲畜數十萬匹,就是一百套甲都拿不出來,牲畜只有萬餘。
大唐確實富貴,可那也是聖人,是達官貴人的富貴,與我等苦哈哈有何關係?”
“還未請教?”張昭拱了拱手,看著這個劍眉星目、相貌不凡的中年男子問道。
“在下郭廣勝,家父就是審慎大德玄成,你身邊的郭廣成,乃是某幼弟!”
郭廣勝一拱手回禮,周圍的郭家人都噤聲了,看起來,他應該是郭家比較有權威的之一,
“郭兄長如此說話,某,不能同意。”張昭啪的一聲把摺扇合上搖了搖頭。
“當年大唐強盛的時候,安西之地唐兒是何等地位?別說什麼伯克貴族,就算是諸國國王,在唐兒眼中又算什麼?各地鎮守使才是國主!
而到了現在,咱們又是個什麼地位?昔年咱們苦守安西,一個小部落的土酋都敢想著從咱們身上咬下一塊肉,怎能說大唐只是聖人與達官貴人的大唐?
還有!你們郭家,老令公可是威武郡王,安西四鎮節度使,難道這還不是達官貴人?
老令公的伯父,汾陽忠武郡公郭太師(郭子儀)乃是國之柱石,八子八婿皆為朝廷高官。
光是這一門,就出了一個郡王,三個國公,四人尚公主。
大唐懿安皇后,穆廟睿聖文惠孝皇帝之生母,就是郭太師的孫女。
這樣家世,你跟我說你們不是朝廷顯貴?你跟我說大唐朝廷跟你們無關?
這是哪來的道理?安西的窮苦生活,已經堵塞了你的耳目,家國天下都被你忘的一乾二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