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出任過縣令,還年紀輕輕就這麼油滑。

這些所有的特徵,都指向了歷史上那位辜負了郭榮的後周託孤宰相。

不過呢,其實他也沒多少辦法,在這個武士就是天王老子的時代,趙匡胤已經拉攏了大部分禁軍要造反,範質不從,也不過就是搭上全家性命而已。

而且這人雖然膝蓋有點軟,但能力是非常強的,從石敬瑭到郭威、郭榮,都對他讚不絕口。

無論起草文書,處理政務,安定地方,都有成為一代名臣的實力。

特別是他主持編定了後周《顯德刑律統類》,後來宋朝的《宋刑統》就是根據此書得來,對後世影響極大,更是張昭目前缺乏的法律方面高才。

想到這,張昭親熱的拉著範質的胳膊,“今日正好有空,不如我與範兄把臂同遊,某做個嚮導,帶範兄看一看某這新建的涼州州學。”

說完,也不管範質同意不同意,拉著範質就走。

涼州的州學,實際上就是用河西節度衙門的房舍,在修繕涼州城時改建而成。

大約佔了全衙門地盤的三分之一左右,足足有一百十幾畝。

張昭對這個州學衙門給予了厚望,要把嗢末六部徹底拉回來,除了榮耀激勵,給好處,以勢驅使以外,文化的軟實力還是非常重要的。

漢文化的魅力,可以說盡在書本之中,若是識字知書的人少了,那就未免要大打折扣。

如果大家還是過著原來當吐蕃奴部一般的生活,精神世界也還是吐蕃人那套萬靈崇拜和神佛體系,還談什麼化胡歸漢?

就算表面歸附了,內裡還是老樣子,根本沒效果。

“範兄請看,某在州學設了兩個學院,咱們面前的是明算、明法學院。

其東是經史學院,主要學習三傳、三史,只可惜書少、儒生少、夫子也少。”張昭將涼州州學中的建築,一一指給範質看。

其實張昭這都是在給自己臉上貼金了,就涼州這情況,有個毛的儒生,能把字認全,勉強能一知半解明白春秋等三傳上說的什麼,都算是大才了。

範質也點了點頭,涼州州學中,十幾個學生用一本書,是為書少,儒生...呃,這個他還真沒見著一個合格的。

至於夫子,不是少,是壓根沒有,不過能在這邊荒之地,張司空能在意文教問題,就足夠讓範質對他另眼相看了。

張昭說著,拿起一本《明算初法》給範質看,這本書是張昭編纂的。

他按照後世小學加上一點點初中的難度,編寫了這本教材。

也就是教一教初級的加減乘除,難一點的也就是來了點一元一次或者二次方程。

當然,九九乘法表和阿拉伯數字,張昭也給加了進來。

不過,簡單是相對於張昭來說的,後世九九乘法表和阿拉伯數字都不算什麼。

但在這個時代,範質卻如同腦袋被雷噼了一下一樣,作為一個能中進士的飽學之士,明算他可一點都不陌生。

“司空,豈非天人乎?”在弄懂了阿拉伯數字代表的意義後,範質用一種極度難以置信的眼神看著張昭。

阿拉伯數字極為簡便,通俗易學,可以說是算學上極大的飛躍,九九乘法表有多方便,那就更不用說了。

別看只是發明一個簡單的數字以及編出一個乘法表,這玩意不是天長日久的積累,根本不可能發明的出來,甚至不是一代人兩代人就可以總結完畢。

出現這兩樣東西,都需要極為豐富的知識積累後,再非常偶然的靈光一閃才有可能。

範質甚至有些懷疑,張昭身後,有一個專門研究明演算法的流派。

面對著範質震驚和崇敬疊加的眼神,張昭一點也沒有不好意思,他甚至還準備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