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鄉飲酒禮(第2/3頁)
章節報錯
老控制。
但在張昭這裡,情況還是有些特殊,他這些縣的治下之民,除了姑臧縣多是涼州漢人之外,其餘人都是從嗢末六穀部中拆分出來的。
各縣的縣令,也是原本各部族的首領,這哪是治權不下鄉,簡直就是治權不下縣。
而要打破這種部族首領形同土皇帝的局面,鄉賢耆老,就是張昭溝通底層的最重要手段。
所以他很快在涼州六縣中,恢復了鄉老里長的制度,雖然這些鄉老里長仍然在很多時候要聽部落首領的。
但只要張昭給予一定的支援,他們變能不斷分享剝離部落首領的權力,更有利於張昭徹底掌控六部部眾。
而這次的鄉飲酒禮,就是張昭給這些最底層的小土豪們,一個‘面聖’和‘沐浴皇恩’的好機會。
是以張昭直接把歡飲場地,搬到了涼州城外的馬城河邊,來自六縣,三十七個鄉,一百八十五個裡的兩百三十小土豪以及他們的子弟,足足有五百多人。
加上涼州漢人和粟特人各官員,一場接近七百人的鄉飲酒禮就開始了。
化身為張昭大管家的郭婉兒眼淚都快下來了。
這哪是鄉飲酒禮啊!她看著那些大嘴一張,拳頭大羊肉沙蔥包子就消失,頭一擺,一條蜜汁烤羊腿就只剩骨頭的壯漢們,忽然覺得。
這些人就是來吃大戶的,這一場酒禮,光是酒肉沒有上千貫,根本擺不平。
‘鼕鼕冬!’一個個大鼓被敲響,正在胡吃海塞的人群頓時就安靜了下來。
原來是檢校司空、河西節度留後(自稱)、歸義軍使、法王菩薩張昭站到了高臺上。
“上古時期,周天子舉鄉飲酒禮,是以夏君夷民,拓我等漢兒生存疆土。
大朝國家置鄉飲酒禮,是以四夷臣服,賜我等唐兒百年榮耀。
今某張二郎,效彷上古先賢帝王,擺下肥羊美酒,與諸位鄉賢耆老共飲,請諸位端起碗中玄酒!”
大朝指大唐,玄酒則是兌了清水的酒。
所謂太古無酒,以水行禮,后王重古,尊為玄酒。
這玩意從調酒和乘酒的器具,以及應用的禮儀,都有嚴格的規定。
只不過到後來逐步被簡化,到了張昭這裡,已經簡化到除了玄酒要兌水這一項以外,基本都給簡化了。
高臺上的張昭每說一句話,他身邊圍著的幾十個義兒軍少年就會同時大聲的誦讀一遍,是以哪怕幾百人圍著擺宴,但都聽的清清楚楚。
“喏!”數百人大呼一聲,同時舉起了酒樽。
“故玄酒在室,醴醆在戶,粢醍在堂,澄酒在下。.....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齊上下,夫婦有所,是謂承天之祜。”
張昭同樣高舉酒樽,大聲頌唱著《禮記.禮運》中關於玄酒的說辭。
“此古之德酒,首敬天地祖宗,感謝他們傳承給我等的血脈文華,使我等今日,僅靠此文字禮儀,就能認得彼此,信任彼此!
再敬我們自己,安西、河西、隴右淪於胡塵百五十年,我們沒忘祖宗,尚知廉恥,是以歷經磨難,還能迴歸故國。
此是我張二郎與諸位之共同宏願,收復蘭鄯甘河廓岷桃渭並涼瓜沙肅共十二州,使黃河九曲、河湟谷地,再歸國家!請滿飲此樽!”
“喏!”數百人再次轟然應答,將酒樽中的玄酒一飲而盡,隨後氣氛推至了最高點。
“願隨司空(菩薩),再歸國家!”
飲酒完畢,有人痛哭流涕,有人百感交集,更有人縱酒放歌,還有人心神激盪。
張昭用了四個月,藉助漢文化強大的向心力,終於達成了兩黃河九曲與河湟谷地數十萬嗢末引回正路的第一步。
“啟稟大人!鄯州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