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真假歸義軍(第2/3頁)
章節報錯
門也有大德高僧的說法。
威儀大德是景教中極為重要的宗教首領,在八剌沙袞的景教徒中,就是以他為首。
不過....張昭在與他見禮的時候未免有些奇怪,這佛門的首領是個漢人模樣就算了,怎麼遠在河中的景教威儀大德,也是一副漢人模樣呢?
不過很快,他就麻了,果然,在那群回鶻葉護中,一杆歸義軍使的牙旗把他震得頭暈眼花的,難道這裡真有沙州張家的人在?
顧不得其他的虛禮,張昭在兩位宗教人士的陪同下,直接走到了牙旗下面。
不過張昭很快就失望了,但也更加疑惑,因為這杆歸義軍使的牙旗下,站著一群明顯帶著回鶻人黃白混血相貌的人,為首者頭髮捲曲,小鼻子綠眼睛,幾乎看不出來多少漢人模樣。
張昭摸了摸下巴,趁著對方上來見禮的機會直接開問了。
“未知足下出自哪一部族?祖先是何人?為何會有這杆歸義軍使的牙旗?”
頭髮捲曲的回鶻人趕緊上前回答,他們家在八剌沙袞只是依附於藥葛羅家族的小角色,今天只是為了顯示祖先的榮耀,而把這杆大旗給打了出來,沒想到竟然引來了金國大聖天子特使的關注。
“回稟郡公,這杆大旗,是大唐皇帝賜予在下祖先的!”
聽到這樣的說法,張大郡公鼻子都要氣歪了,看你這樣子,也不像是姓張啊?
再說了歸義軍又不是什麼特別了不得的招牌,至於拿到八剌沙袞招搖撞騙麼?
正想招呼甲士將對面這個不大不小正好合適的‘雞’給拿下,來一出殺雞給猴看,震懾下週遭的葉護和宗教人士呢,捲毛回鶻人又開口了,而且還換成了漢語。
“在下祖先是大唐左金吾衛大將軍,懷寧郡王李公諱思忠,在下祖父是跟隨卡迪爾汗(龐特勤)西遷至此的。
說起來還與郡公有幾分淵源,于闐金國頗有唐風,我們歸義軍使李家,亦是唐兒。”
‘噗!’張昭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沒想到竟然還可以在這裡見到回鶻歸義軍使,懷寧郡王李思忠的後人,人家這也是正牌的歸義軍,字號比張氏歸義軍還早。
李思忠原名叫做嗢沒斯,是回鶻汗國的貴族,回鶻汗國崩潰後,他內附到了大唐天德軍附近,曾跟隨河東節度使劉沔一起大破回鶻汗國餘部。
後來因為邊將猜疑,選擇了在唐武宗時期帶著數千回鶻貴族到長安定居,武宗封他為懷寧郡王,賜國姓,名思忠。
“原來是懷寧郡王子孫,可據某所知,郡王的子孫不都是跟隨他定居長安了嗎?”張昭很客氣的拱了拱手。
李思忠這人還可以,能處,他內附以後可是就真把自己當成唐兒的,打起回鶻同族來比正牌唐軍還狠,後來有邊將猜疑他,他就乾脆解散軍隊到長安養老,算得上有功之臣。
捲毛回鶻人臉上露出了幾分不好意思的表情,“某祖父是郡王的庶長子,當年進京走的匆忙,家祖父遠在塞外征戰未回,最後就沒去長安,而是跟隨卡迪爾汗來了河中。”
明白了,什麼塞外征戰未回,大機率還是李思忠怕去了長安萬一皇帝真的聽信讒言把他給咔嚓了,於是讓長子跟著龐特勤西遷,也算留個血脈,免得全家死光光。
張昭臉上露出了幾分難以言表的表情,這個捲毛明顯就是想來攀附,因為于闐李聖天優待唐人的訊息他肯定知道,只是相隔幾千裡他不知道張昭的出身而已。
“好叫這位李家郎君得知,某張二郎,出自南陽張氏,六世祖乃是南陽郡公,歸義軍節度使張諱義潮公!”
“啊!這....!”捲毛回鶻呆了,他抬頭看了看自己腦袋上的歸義軍使牙旗,一股蕉灼的感覺讓後背微微發燙。
同時,一道熾熱的目光從旁邊射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