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一脈相承的認爹基因(第2/5頁)
章節報錯
狄逾嶺這三個字的來源,不是什麼中國強盜翻越的山脈。
而是因為當年的契丹、真女真金國、假女真金國但凡強大後,都喜歡翻過這道山脈去痛打朝鮮人,所以就有了狄逾嶺這個名字。
這個狄,雖然也是中國人,但更具體一點,應該是指中國的遼東各族。
而這次慕容信長所率的主力,也是順著大寧江,翻過狄逾嶺這條道南下。
王式廉這個人,那是很有眼光的,這從他傾盡全力來建設安北府就看得出來。
其中安北府城被狄逾嶺山脈和妙香山脈夾在中間,順著妙香山脈奔騰而下的清川江,又成了安北府城天然的護城河。
這使得安北府城不但可以躲在大河背後,還卡住了兩座險峻山脈通往平壤的幾乎唯一通道。
三月二十二,慕容信長議定進軍路線之後,大軍就分三路出發。
其實在安北府以北,王氏高麗都建立了許多小型的砦堡。
他們甚至趁著周遼大戰的時候,攻佔了定安國的一小塊地盤,大言不慚的設立了一個平虜鎮,是清川江上游的關鍵據點。
搞得好像他王氏高麗不是虜一樣。
不過眼光雖然有了,但是實力差的還是有點大。
這個平虜鎮砦堡中只駐紮了一百五十名士兵,其中還有數十人事當地山林中的女真人和渤海人。
當然,平虜鎮最大的作用不是防禦而是示警,因此也配備了十匹快馬。
在發現周軍大舉南下後,平虜鎮鎮將立刻讓數名塘馬騎上戰馬朝下游狂奔,然後又命另外幾名士兵攀上山腰點燃狼煙。
但王景早有準備,在大軍到達之前,就遣其子王廷義率一百騎先行,麾下騎兵都是河西龍馬,爆發速度遠勝這些半島山地馬。
結果就是報信的塘馬,被王廷義手下驍騎追上亂刀砍死。
往山上攀爬計程車兵,被十幾個女真勇士在林間抓住一一殺死,沒有一個人成功登頂點燃狼煙。
王景皺了皺眉頭,把向訓招來說道:“沒想到此處也有砦堡和狼煙,看來王式廉確實是個人才,雖然他已經病逝,但留下的這套沿河防禦體系,仍然可以發揮作用。
若是我們依照正常速度順水而下,恐怕到了安北府,高麗大軍就已經準備完成。”
向訓點了點頭,“王公是想讓某率輕騎日夜兼程南下嗎?”
“沒錯,大王走的是大寧江,雖然水流平緩,但江水不深,不可能所有人都順江而下,大部還是要翻山越嶺,其後還要渡河而過,肯定比咱們慢,所以只能我們先行一步。”
說著,王景用幾個小石子擺出了安北府周圍的地形態勢,“據線報訊息,清川水繞安北府城而過,北、西兩面城牆距離河岸不過二十三步,大軍無法立足。
唯有南面有一沙灘甚為廣大,可紮營千餘人,星民可率千騎先行搶佔此處,護著河上浮橋,以待大軍到達。”
這安北府城,最大的倚仗還是清川江,府城背靠大山,三面環水,除開南面以外,根本無法在靠近安北府城的江畔立足。
若是佔不住南面這一大塊沙地,那麼就只能硬啃水面有兩百多丈寬的清川江。
向訓聽完沒有遲疑,直接把手一拱,咬著一個幹餅子就下去挑選精銳去了。
。
。
。
安北府雖然聽著名字聽霸氣,好像是大唐的安北都護府那種,但在此時的王氏高麗來說,安北府基本就是國土的最北端,不是什麼好地方。
地理位置雖然重要,但人口很少,周圍幾個州加起來也只有百姓一萬多戶,總共七八萬人而已。
所以在實際上,安北府是一個純軍事的堡壘,駐兵三千,官兵家屬七八千